1、与原溶液的溶剂互不相溶;
2、与原溶液的溶剂密度相差悬殊;
3、被萃取的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原溶液的溶剂。
在湿法冶金中,萃取剂的作用是与被萃取的金属通过配合化学反应生成萃合物萃入到有机相,又能通过某种化学反应使被萃取的金属从有机相反萃取到水相,由此而达到金属提纯与富集的目的。萃取剂是影响萃取工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鉴于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因此,通常根据质子理论按有机化合物酸碱性的划分,分为中性萃取剂,酸性萃取剂和碱性萃取剂;此外,有一类萃取剂多数为质子酸,通常具有螯合剂的性质故归属为螯合萃取剂。
萃取剂的性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作为萃取剂的有机试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萃取剂分子中至少有一个功能基,通过它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萃合物,常见的萃取功能基是O、N、P、S等原子。这些原子都有孤对电子,是电子给予体,也叫做配位原子。在萃取剂中以氧原子为功能基的最多;
(2)萃取剂分子中必须有相当长的碳链或苯环,长的碳链或苯环使萃取剂及萃合物具有易溶于有机相而难溶于水相的性质。但碳链过长,会使萃取剂的粘度增大或成为固体,而不宜用作萃取剂。萃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 一般在350~500的范围内。
扩展资料:
从应用角度出发,萃取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1)萃取容量要大,即单位浓度的萃取剂对被萃取物质有较大的萃取能力;
(2)选择性要好,即对分离的有关物质有较大的分离系数;
(3)化学稳定性好,即萃取剂不易水解,加热不易分解,能耐酸、碱、盐、氧化剂或还原剂的作用,对设备腐蚀性小,并具有较高的抗辐射能力;
(4)水溶性要小而油溶性要大,即在水相中溶解度小,在稀释剂中溶解度要大,易与水相分层,不生成第三相,不发生乳化现象;
(5)易于反萃取,即改变萃取条件时,能较易地使被萃取物质从有机相转入到水相;
(6)操作安全,即萃取剂无毒性,无刺激性,不易燃 (闪点要高),难挥发 (沸点要高,蒸气压要小);
(7)容易制备,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但完全具备这些条件的萃取剂是相当少的,在选择萃取剂时只能综合考虑,抓住主要问题,根据具体条件来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萃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