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故居位于香山路7号,由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购买赠送给孙中山先生。1920年至1924年为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寓所。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达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完成《孙文学说》等著作。故居内陈列着孙中山先生使用过的指挥刀、军事地图、文房四宝等物品。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是以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区东南方17.6公里处,广(州)珠(海)公路主干道旁。北距广州约100公里,南距澳门约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与深圳、香港相望,陆地与珠海市毗邻。翠亨村傍山濒海,气候宜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之中。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于1996年至1997年先后被公布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馆址系孙中山于1892年亲自设计建成,是一座中西合璧、门口有古罗马拱形门廊两层 3间的西式建筑物。孙中山曾在这里行医、 草拟《上李鸿章书》、 策划组织军队、参加广州武装起义。
有关辛亥革命的文物资料,是建馆后在华侨、孙中山亲友故旧等人士热心支持下逐步征集起来的,计有孙中山遗物68件,各类文物1610件,照片500张。其中一级藏品7件,有孙中山外甥孙杨连逢赠送的孙中山家谱、开荒合约的契据等。
中山故居纪念馆1985年接待观众75万人次,运用孙中山讲话录音、电视录像、录音导游、电脑同步控制播放等工具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还和广东社会科学院合编有《孙中山藏档》。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在广东省中山市的翠亨村,并在这里度过了有意义的童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在的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史迹展览和翠亨村民居展览。
孙中山故居是一座融合中、西方建筑特点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其主体建筑是1892年由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资、孙中山主持修建的。1892年至1895年间孙中山经常居住于此。孙中山故居于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