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什么叫银镜反应:
银镜反应是银(Ag)化合物的溶液被还原为金属银的化学反应,由于生成的金属银附着在容器内壁上,光亮如镜,故称为银镜反应。常见的银镜反应是银氨络合物〈氨银配合物〉(又称吐伦试剂)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的反应,不过除此之外,某些银(Ag)化合物(如硝酸银)亦可被还原剂(如肼)还原,产生银镜。
银镜反应是用来检验醛及还原性糖的个定性实验,主要用来检测醛基(即-CHO)的存在。此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于观察。
所以,有醛基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前提。
再来看看葡萄糖:
红圈里的就是醛基,所以能发生银镜反应。
葡萄糖酸:
葡萄糖的醛基氧化成了羧基,没有醛基就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了
简单说来,能发生银镜反应,就是利用了醛基的还原性,将之氧化成了羧基。
葡萄糖————>银镜反应————>葡萄糖酸
所以,葡萄糖酸怎么可能再发生一次银镜反应呐?不懂可以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