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酸枣的栽培技术

2025-05-04 23:28:5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前期水肥管理重点
一是大穴,穴的规格为60×60×60cm,条件允许可以扩大至80×80×80cm;二是大肥,每穴施芒箕或稻草等10kg、石灰1kg、腐熟的有机肥12kg,分3层回填。
造林后的水肥管理重点
造林1年内要围绕“草净土松有肥”来管理,保持树干基部1~2m范围内无杂草。结合除草修筑水平带,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将杂草埋人土壤中,并每株施用5kg尿素。第2年始,进行斩杂即可。
结果树的水肥管理重点
经过2-3年的抚育,便可以试产,并抓好三个时期的管理。一是每年2-3月萌芽期,为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长,在树冠外沿水平两侧各挖一条宽20cm、深30cm沟,施1~2次有机肥,每次5~10kg;二是每年4月下旬-5月下旬开花期,在树冠外沿水平两侧各挖一条宽20cm、深30cm沟,每株施腐熟有机肥10~15kg、石灰1kg保花;三是每年6-7月果实膨大期,每株施腐熟的绿肥+饼肥10kg,并辅以少量磷钾肥。
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上册,p596-597)
药用为南酸枣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采收加工:秋季果实初成熟时采摘,晒干。
性味:甘、酸、微涩,平。
归经:脾;肝经
功能:
行气活血,养心,安神。
消食,解毒,醒酒,杀虫。
抗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等作用。
主治:
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食滞腹痛,酒醉。
树皮和果供药用,能消炎解毒,止痛止血,主治烫火伤,通常外用。
用法用量:1.5~2.5g。
10~25克。外用治牛皮癣、烫伤和外伤出血,通常煅炭存性,研细末调香油涂敷患处。
内服:煎汤,30~60g;鲜果,2~3g,嚼食;果核,煎汤,15~24g。外用:适量,果核煅炭研未,调敷。
各家论述:
⑴《广西中草药》:鲜果,消食滞,治食滞腹痛果核,清热毒,杀虫收敛。治汤火伤。
⑵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果核,醒酒解毒;治风毒起疙瘩成疮或疡痛。
验方参考
⑴酸枣树皮(去外皮,取二层皮)煎浓汁涂患处,治烧烫伤,若晒干研粉外用,则治外伤出血。
⑵酸枣树皮煎浓汁涂敷患处,治牛皮癣
临床应用
⑴七味广枣丸
(蒙古族验方)。用于胸闷疼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广枣450g, 肉豆蔻75g ,丁香75g ,木香75g,枫香脂75g ,沉香75g ,牛心粉75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另取朱砂粉末包衣,即得。口服,一次1丸,一日 1~2 次。每丸重6g。贮藏密封。
⑵八味清心沉香散
(蒙古族验方)。用于心肺火盛,胸闷不舒,胸胁闷痛,心悸气短。沉香180g,广枣180g,檀香90g,紫檀香90g,红花90g,肉豆蔻60g,天竺黄60g,北沙参60g。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口服,一次3g,一日1~2次。每袋装15g。
附注
①南酸枣的果核可止呕吐;根和叶治消化不良;根皮和树皮治水火烫伤有显效,亦治疮疡溃烂。
②该品虽产广东,但广东无使用习惯,多销华北、东北和西北部,尤以内蒙古地区习用,除供人治病外,亦用于疗马疾。因产自广东,外形略似枣,故称广枣。
果实营养丰富,含糖量多,并含有钙、蛋白质、脂肪铁、磷、钙及维生素等,尤其是维生素C和P每100克鲜果分别高达1200毫克和2000毫克,比山楂高12.4倍,比猕猴桃高2倍,比苹果高几十倍。树皮和技桠含鞣质,可提制持股,也可供食用菌生产作原材料。花是优质安源。茎皮纤维供制绳索和造纸。树皮及叶可提制栲胶;果可食和酿酒;种壳可做活性炭原料;茎皮纤维可作绳索。
⒈糖拌南酸枣
⑴原料:
①主料:南酸枣300 克.
②调料:白糖.
⑵制法:将南酸枣洗净,去核切小块,放入盘内,加入白糖稍腌渍即成.
南酸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消食滞的功效.白糖拌之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滞腹痛等病症.脾胃虚寒者忌食.
⒉南酸枣煮鸡蛋
⑴原料:枸杞子30 克,南酸枣8 个,鸡蛋2 只.
⑵制法:将枸杞子、南酸枣、鸡蛋分别洗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鸡蛋煮熟后,取出去壳放入再煮段时间,吃蛋饮汤.
此菜由南酸枣配以补肝明目、强肾填精的枸杞子和润肺利咽、滋阴润燥的鸡蛋相配而成,具有补肝肾、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体虚、消化不良、虚劳吐血、腰膝酸软、眼目昏花、小便频数等病症.健康人食用更能增强食欲,健脑益智,延年益寿.
⒊南酸枣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