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名的由来是什么?

2025-04-26 00:04:1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常有成群的白鹭栖息在厦门岛上,因此,人称厦门岛为鹭岛,厦鼓海峡又称为鹭江。人类生活在厦门岛上,可以追朔到距今三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始自唐朝中期,至今已有1140多年了。唐朝天宝年间,汉族人薛姓和陈姓从闽东的福安和闽南的漳州移民入岛分别在洪济山下的南北麓聚族而居。厦门市的行政建制始于宋朝,属泉州府同安县。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朝迁开始在岛上筑城寨,置卫所,城名“厦门”意寓“祖国大厦之门”。厦门的地名,从此确立。

1、厦门是中国海滨城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五个开发开放类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也是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2、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顺治十二年(1655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属于福建省,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起属于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永春州、大田县)自泉州移驻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