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代瓷系,为什么有八大瓷系和六大瓷系两种说法?

2025-04-03 11:33: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现在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一般人很难接触的到,更谈不上去鉴别,我只简单说下五大窑口最基本的特征,从外观上可以初步判定窑系 1.汝窑:五大名窑之首,以天青色釉著称,也有豆青,梅子青等釉色,底部有支钉痕,色泽温润细腻。“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就是讲汝窑,全世界流传下来的汝窑瓷器只有67件半。 2.官窑: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底有支钉烧痕,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3.定窑:以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 4.钧窑:以窑变釉著名,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称,窑变浑然天成,故世上绝无两件相同的钧瓷。 5.哥窑:有四个主要特征: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其三、“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回答时间:2011-10-23 20: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