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是迁徙来的,而是本来就在那里的。
诸姓来源:
1 来源于越王的后裔。西汉初期,有人名为无诸,他是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后代。秦朝末期,他率领着部将帮助刘邦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汉朝建立以后,他被封为闽越王。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形成诸姓。
2 来源于诸葛氏。五代的时候,后周有诸葛十朋,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后,诸葛十朋改姓单姓诸,隐居在会稽山中,他的后代于是改姓诸。
3 来源于食邑。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诸邑,鲁国大夫就在这里生活,他的人民采食于此。他的后代便以诸为姓。(关于这段,插入图片以说明)
还有一条:
源自姒姓,越国大夫诸稽郢之后。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诸姓出自姒姓,是战国时越国的后裔,即越国大夫诸稽郢的后代。
所以古代的最古老的“诸”姓氏族,源自春秋时代的越国,或者是汉朝时的越国;汉朝时的越国是中央的藩属国,疆域和春秋时期的越国相比要小,但位置基本差不多。
春秋时期的越国,位于吴国之南,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拥有今浙江大部和江西一部分,前473年灭吴后尽有吴国故地,其地盘扩展到了今山东东南部,成为一个东方大国。(这是关键一句)
那么吴国呢?
春秋时期的吴国,其国土主要包括江苏省宁镇地区、皖南丘陵和太湖地区西部,后来向西延伸至滁河下游一带。吴国国境,早期的主要范围在今天江苏省中南部的南京(对南京)、扬州一带。
高淳县正是位于南京南部,而且其位置离吴国的首都苏州和越国的首都绍兴都不远,所以那里的诸姓人氏,很可能就是越国人的后裔。
漆桥。双牌石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