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张作霖见到退位的溥仪还是选择下跪的原因,有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影响形成的习惯,也有张作霖对溥仪的感激,此外也有收买满清遗老遗少的意思。
1925年,此时的清朝已经灭亡13年了,溥仪在天津的曹家花园接见张作霖,当时张作霖已经是民国时期的大人物。正当溥仪不知用什么仪式来对待这位大元帅的时候,张作霖见到溥仪,毫不迟疑,扑通一声跪在了溥仪面前磕了一个响头,并说道:“皇上好”,溥仪有点受宠若惊,赶紧弯腰把张作霖扶起来,说道:“上将军好”。这一幕乍看有些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张作霖曾经也是被大清招安过的,也算做过溥仪的臣子,见到旧日主子,礼仪上守旧也是一种习惯。
一、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很多人的观念里,已经根深蒂固,习以为常的有等级观念了,一直到共和国时期,溥仪特赦回到北京,在溥仪的家里,还有很多满清遗老和前清官员以及旗人给溥仪行跪拜大礼,到了溥仪跟前就下跪口称皇上。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以后,跑到天津,住在了昔日湖北提督张彪的家里,这位张大人还每天毕恭毕敬请安,并且每天早上拿个大扫把在溥仪院子门口扫地,还美名其曰是执古代臣子侍奉皇帝之礼。1922年紫禁城装了电话,17岁的溥仪为了好玩,打电话让胡适去皇宫聊聊天,当时胡适进宫前很激动,还事前向很多人询问,见了溥仪要不要磕头,可见就连新派人物胡适都暂时摆脱不了等级观念。
二、溥仪对张作霖有知遇之恩
张作霖跪拜溥仪,不仅仅是等级观念,还因为溥仪对他有知遇提携之恩,张作霖是苦出身,最初还是个小人物的时候,落草为寇,拉起一帮绿林好汉搞政权,活不下去了选择投靠朝廷,接受招抚之后,张作霖多次剿匪,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溥仪升张作霖为洮南镇守使,才有了后来张作霖的发迹,因此他从内心感念溥仪对他的知遇和提携之恩,这一跪拜表达了自己的感恩。
三、收买人心
张作霖当时是“东北王”,东方地区可是满族的发源地,聚集了很多满人和八旗贵族,张作霖这样做是收买人心,在满清遗老以及其他人心中留下“忠孝”的名声,更有利于在东北地区的统治。
总之:晚年的张作霖已经是奉系军阀的头子,是个叱咤风云的人,但对退位的皇帝溥仪,也还是行了跪拜礼,确实让人意外,但细想又能理解
晚年张作霖已是大元帅,见到退位的溥仪,为何依然选择下跪?
尊敬上级,这是个人素质高低的问题。另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后别人也能这样
因为张作霖考虑的很长远,考虑到了很多政治利益,张作霖对溥仪下跪也表示了自己对清朝的遗老们还是心怀敬意,同时张作霖也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对自己政治地位有利。
虎倒余威在,而且满清复辟势力在民国初年,也不可小觑。所以同样在清王朝和民国之间张作霖,依然对皇帝有着一定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