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在西方,主要是美国,出现了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潮。欧洲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大多是哲学思辨性质,缺乏实验根据,所以仅仅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趋势,尚未形成成熟的学派。而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的美国,需要实用的知识为国家服务,而发端于德国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不符合当时美国的需要,于是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和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心理的机能和功用,扩大研究范围,形成了机能主义心理学研究思潮。
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是威廉·詹姆斯。他在1890年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指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他还主张意识的功用是指引有机体适应环境,强调意识是流动的东西,称为意识流。他的这些主张成为后来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条。 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在美国分布很广,新兴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多数都持机能主义的取向。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最活跃的地方有两个大学,一个是芝加哥大学,另一个则是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是一个自觉的机能主义学派;哥伦比亚大学则只是持机能主义研究取向。
1894年,杜威来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心理系教授。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发表了题为《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许多人认为,这篇文章宣告了芝加哥机能主义学派的正式成立。詹姆士·安吉尔和哈维·卡尔则相继发扬和完善了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体系。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学派系统地提出了机能心理学的主张,阐明了机能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哥伦比亚的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和吴伟士等。桑代克首创了动物学习实验,对学习心理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心理量表的编制和运用,推动了个体差异方面的心理测量。吴伟士对动力心理学和心理测验做出了重大贡献。 杜威及其理论
杜威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杜威在《心理学评论》发表了题为《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反射弧是一个连续的整合活动
技能主义思想,受到了资本论的启发,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哲学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永远具有一种正确的地位。
机能主义是近代心理学发展中与构造主义相对抗而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它主张心理学 的目的不在于把心理分解为一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