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所有冲锋枪名字

2025-04-25 13:13:3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二战八大著名冲锋枪

  第一名 苏联PPSH41冲锋枪
  ]PPSH41被誉为二战最好的冲锋枪。在二战期间,此枪几乎成为了苏联的象征。71发的载弹量使它具备了极大的优势。在激烈的巷战中,每一次换弹药都意味着会被敌人打得措手不及。充沛的弹药可以对士兵的生命有更大的保障。它的火力也特别强大,射速达每分900发。同时,它的生产工艺也极为简单,可以容易地大量生产。这对于战争初期工业水平不高和武器匮乏的苏联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选择。另外,虽然存在弹匣口易变形和过重及弹鼓不易携带等缺点,但实战证明,PPSH在苏联的冰天雪地里还是比较可靠的。
  第二名 芬兰苏米冲锋枪
  因为芬兰在二战期间并无作为,因此它的知名度不高。但苏米冲锋枪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冲锋枪,精密的制造工艺使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00米的射程和极高的射速。再加上70发的大弹鼓,它的火力持续性也有了保障。曾经有专家试射,向100米以外的靶子自动发射50发子弹,结果有48发击中靶心。在芬兰恶劣的环境下,它的表现仍然十分优秀,苏米冲锋枪堪称完美。它的设计还影响了许多后来者,它的70发弹鼓后来被苏联照搬到PPSH冲锋枪上。相信它绝对不比PPSH差。可惜的是它的产量并不高。1939年末苏芬战争爆发时仅装备有1000余支。而冲锋枪正是需要庞大的数量才能对敌人产生压制效果,产量过少是苏米冲锋枪唯一也是最大的遗憾。因此,它也只能屈居第二了

  第三名 美国汤姆森冲锋枪
  ]同样是美国大兵的招牌武器,可使用30发弹匣或50发甚至100发的弹鼓。此枪最大的特点是可靠,无论是太平洋湿热的丛林还是阿登严寒的雪地都能应付自如。在太平洋战场的遭遇战中,面对使用步枪的日本士兵可以说是占尽优势。而在西线,30发弹匣的汤姆森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但是,如果装备50发的弹鼓,情况就有一些改观。如果是100发的弹鼓,那火力就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了。另外,除了军队装备外,美国的黑帮也十分喜欢该枪。该枪被称为“芝加哥打字机”。它的缺点就是结构复杂,重量太大。

  第四名 德国MP40冲锋枪
  此枪可以说是十分经典,精美的制造工艺为很多军迷所称道.其稳定性和精度也非常高。加之MP40的部件都易于生产,这也使它得以在德国各地的大小工厂中大量生产。另外,它操作简单,较为轻便。即使新兵都能很好地操纵。它的火力也极为猛烈。美中不足的是,它装弹过少,只有32发,在面对装备PPSH的苏军时处于下风。虽然后来也有一种64发的改进型出现,但是这种型号不仅难看了许多,而且也太重。它的折叠式枪托十分方便,但也有在持续射击过程中烧伤手的问题。不过在总体性能上来说,它是十分优异的。不愧为一种划时代的冲锋枪,由于它的可靠性特别高,在60年代还有很多国家使用。

  第五名 美国M3冲锋枪
  ]M3是美国军方为了解决汤姆森过于复杂,难以生产的问题而发展的。这种枪工艺较为简单(是受了斯登的启发)可以容易地批量生产。并且有极好的可操控性。虽然美军士兵们一开始时对它的外观不太习惯,并且被他们笑为“注油枪”。但是它很快就因出色的性能大受好评。该枪的初期型存在拉机柄强度不足的缺点。但很快,改进型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点,1944年此枪还被选为美军制式武器。 
  第六名 意大利Moschetto冲锋枪
  它的资料比较少。但是也比斯登和百式强。它为意大利贝雷塔公司生产,40发弹匣。是该公司的得意之作之一。它的产量很少,没有量产,在西西里战役和入侵埃塞俄比亚战役中都有使用纪录。

  第七名 英国斯登冲锋枪
  制作简陋,成本低廉是它最大的特点,不过这也难怪,它本身就是被大战逼出来的。它有不少外号像什么“水管工人的杰作“这是因为斯登普遍采用圆形构件,形似水管,所以得名。“伍尔沃斯玩具枪”则是嘲笑它成本太低,每支只有11美元。但是无论如何,它解了英国军方的燃眉之急。它作为一种应急武器来说,还是很成功的。它的好处也不少,首先是便于大量生产,几根铁管加一块木头,拼凑一番就成了。还有是它由于弹匣在侧面,不影响卧姿射击。它的弹匣可以与MP40通用,这就为反抗军省了不少事。它还可以加装消音器,这也为执行秘密任务的间谍们提供了不少便利。
  ]

  第八名 日本100式冲锋枪
  就是仿制的MP18,这也足见日本战术思想之落后。模样比斯登还难看,弹匣像个大香蕉。不过它的单发命中率极高。此枪产量极少,只有不到2万支(有资料说只有2000支)。且只装备伞兵等特殊部队。

回答2:

1.芬兰“索米”M1931式
  

“索米”冲锋枪是由芬兰的莱迪在其设计的M26冲锋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并用其国家的名字命名(“索米”是由芬兰语中“芬兰”一词演变而来
的)。该枪问世后名气不大,但在苏芬战争中以其性能和战术使用而名声大震,并深深“伤害”了苏军,也影响了苏军的装备建设。大容量弹鼓,以及拉机柄在射击

时固定不动的设计是该枪最大的亮点,也影响了其它冲锋枪的设计。优质选材和严格的加工工艺标准使“索米”的射击精度和可靠性甚高,在连发时射击非常稳定,
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二战冲锋枪的佼佼者。但也正因它复杂的加工工艺和昂贵的材料,使它不适合大量生产,在二战时期的总产量不超过8万支。该枪采用自由枪机
式自动方式,开膛待击,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有效射程200米,理论射速900发/分,配有多种供弹具,容弹量最多的为70发弹鼓。

  
2.苏联“波波沙”PPSh-41
  
  


联著名枪械设计师斯帕金有一句名言:“将一件武器设计得很复杂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设计得很简单却是极其复杂的事情。”
他设计的“波波沙”冲锋枪正是如此。该枪用于取代PPD冲锋枪,外形明显有“索米”的影子,但在内部构造上却不同,只是借鉴了“索米”的70发大容弹量弹

鼓,并增加了1发储弹量。该枪结构简单,但不粗糙,大部分零部件都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枪管膛内镀铬,可靠性和耐用程度都很高。其枪管外的散热筒
前端稍超出枪口并向下倾斜,具有制退和防止枪口上跳的作用,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该枪发射7.62(或7.63)毫米手枪弹,有效射程200米,理论射速
900发/分,是二战期间产量最大的冲锋枪,达500万支。

  
3.美国M3
  

二战初期,“汤姆逊”冲锋枪已然落伍,因此急需一种冲锋枪来替代,于是M3于1942年“走马上任”,其后又有了改进型M3A1。M3和
M3A1大量使用了金属冲压件,结构简单,制造工时比“汤姆逊”低一半有余,因此造价低廉,单价只有20美元。二战结束时,这两种枪大约一共生产了60多

万支。M3采用折叠式枪托,发射11.43毫米手枪弹,由30发弹匣供弹。该枪理论射速只有450发/分,连发射击时更容易控制稳定性,但也被一些士兵抱
怨射速太低。

  
4.意大利贝莱塔M1938A
  
  

意大利虽然是冲锋枪的发明国,但其后因对冲锋枪的战术使用不明确,因此较长时间内少有建树。M1938A是意大利著名的多产设计师图利奥·马

恩戈尼于1938年研制的一型非常成功的冲锋枪,有Ⅰ、Ⅱ、Ⅲ型。Ⅰ型是原型枪,装有折叠式刺刀;Ⅱ型将散热孔改为圆孔,在扳机护圈内增加了一个连发射击
扳机保险;Ⅲ型取消了刺刀,设计了新的枪口防跳器,并将活动式击针改为固定式。双扳机机构分别控制单发和连发。该枪发射9毫米手枪弹,由40发弹匣供弹,
有效射程150米,理论射速550发/分。
  

5.德国MP38/40式
  

MP是德语“冲锋枪”的字母缩写,德国最早的MP18因其枪管外的多孔气冷散热筒在中国被称作“花机关枪”。而MP38是世界上第一支采用折
叠枪托和用钢材、塑料制成的冲锋枪,被称为最早的“现代冲锋枪”,战后许多冲锋枪的设计都受到了它的影响。针对MP38的不足,通过改进一些结构和加工工
艺,又诞生了MP38/40、MP40等型号。MP38/40的各项性能和其它冲锋枪相比都很“中庸”,但整体性能优良,二战期间共生产了120万支。该
枪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由32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500发/分。

6.英国“司登”系列
  
  

“司登”冲锋枪拥有几个二战之最:结构最简单,做工最粗劣,造价最低廉,外形最丑陋,最受盟军士兵痛恨。该枪是英国应对德国入侵威胁而研制的,有多种型
号,其中的一型还是二战中唯一可以安装消音器的冲锋枪。该枪的几“最”也概括了它好和坏的特点。它的设计是“多、快、省”的代表,结构以及加工制造极其简
单。但其供弹具和保险装置的不可靠也常常引来骂声。它在二战中产量达400万支。该枪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32发弹匣供弹。因这种枪从侧面插弹匣
(梭子),因此在中国被俗称为“偏插梭”。

  
7.捷克斯洛伐克ZK383
  

ZK383于1933年获得专利,二战期间不仅装备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军队,还是比利时的制式冲锋枪,一些南美国家也曾装备该枪。该枪特点是射击精度较
好、有两种射速可调,并能够快速更换枪管。通过更换不同质量的枪机,使该枪的射速在500发/分和700发/分之间转换。还有就是它还配用两脚架,不用时
折叠到前护木内,这在当时的冲锋枪中很少见。该枪发射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由30发弹匣供弹,表尺射程100~800米。

  
8.美国“汤姆逊”系列
  
  

美国冲锋枪发展较早,第一支“汤姆逊”冲锋枪M1919式1919年问世。在二战中开始大量使用的是M1928A1式,其后在其基础上又相继发展了M1和
M1A1式,在二战期间共生产了140多万支“汤姆逊”。该枪在中国也有许多仿制品,被俗称为“汤姆枪”。该枪发射11.43毫米手枪弹,有
效射程200米,配用多种供弹具,弹鼓最大容弹量100发,具有火力猛、威力大的特点。但缺点是结构复杂,太长太重,不易加工,造价高。

  
9.苏联PPS-43式
  
  

苏联PPS-43式冲锋枪于1943年正式列装,到二战后停产时约生产了100万支,有许多国家装备。该枪在外形、结构以及加工工艺上已具备
现代冲锋枪的一些特点。它大部分的零件采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而成,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可靠性和勤务性都很好。该枪发射7.62(或7.63)毫米手
枪弹,没有配用弹鼓,由35发弧形弹匣供弹。它的有效射程为200米,理论射速650发/分。

  
10.澳大利亚“欧文”
  

“欧文”冲锋枪由澳大利亚陆军中尉欧文设计,1941年被澳大利亚军队正式采用。经过几次改进,该枪有几种改型。该枪射击精度高,风沙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动
作可靠、耐用性能优良,性能远超同期生产的“汤姆逊”等冲锋枪。但其缺点是外形和枪重都较大,制造成本较高。该枪共生产了约45
000支,在东南亚丛林地带作战中非常有效。它采用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由33发弹匣供弹,采用世界上非常少见的弹匣装在枪的上方的方式,弹壳向下抛
出。该枪表尺射程为91.5米,理论射速根据型号不同而不同,最大为700发/分。

回答3:

美国 汤姆逊
德国 卡宾
英国 歪把子
苏联 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