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9、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30、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4、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5、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36、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8、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人生如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南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