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城守不下。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长吏以下共相谓曰:“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时赤眉贼掠唐子乡,多所残杀,欲前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世祖即位,拜光禄大夫,位特进,次三公。建武五年,封长罗侯。十三年,封弟丹为射阳侯,兄子寻玄乡侯,族兄忠更父侯。十五年,定封宏寿张侯。十八年,帝南祠章陵,过湖阳,祠重墓,追爵谥为寿张敬侯,立庙于湖阳,车驾每南巡,常幸其墓,赏赐大会。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吾非不喜荣势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保身全己,岂不乐哉!”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帝闻之,常敕驺骑临朝乃告,勿令豫到。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宏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惭负黄泉,愿还寿张,食小乡亭。”帝悲伤其言,而竟不许。
二十七年,卒。遗敕薄葬,一无所用,以为棺柩一臧,不宜复见,如有腐败,伤孝子之心,使与夫人同坟异臧。帝善其令,以书示百官,因曰:“今不顺寿张侯意,无以彰其德。且吾万岁之后,欲以为式。”赙钱千万,布万匹,谥为恭侯,赠以印绶,车驾亲送葬。子嗣。帝悼宏不已,复封少子茂为平望侯。樊氏侯者凡五国。明年,赐弟鲔及从昆弟七人合钱五千万。
译文:
樊宏,南阳郡湖阳县人,是光武帝刘秀的舅舅。父亲樊重,继承祖上传统,(既)善于经营农业,(又)善于做买卖。他性格温和宽厚,有法度,一家三代共同享有家产,子孙早晚都向长辈问候请安,常常像在公府里一样。他经营产业,物无所弃,都尽其用,督促役使奴仆,也各得其宜,人尽其才,所以上上下下同心合力,所获财利每年都多出一倍,以至广开田地达三百多顷。他曾经想做家用器具,就预先种下了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都嗤笑他。但过了几年,梓树和漆树(成材了,木材、油漆)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过他的人都来向他借用梓木、油漆。家产积达巨万,(而他从不吝惜,总是)赈济赡养族人,施恩于乡间邻里。他的外孙何氏兄弟争夺财产,樊重感到羞耻,分了二顷田给他们,平息了这场纠纷。他在八十多岁时去世。他平素借给别人的钱前后有几百万之多,临终时,他嘱咐家人将借贷文契削去姓名,统统烧掉。借债的人听说了此事,都很惭愧,争相前往樊家还债,而他的儿子们遵从父亲的遗嘱,终于不肯接受。
樊宏年轻时就有高尚的志向和优秀的品质。王莽末年,义兵起事,刘伯升与族兄刘赐都带兵攻打湖阳。刘赐的妹妹是樊宏的妻子,湖阳县府因此就把樊宏的妻子儿女都抓了起来(作人质),让樊宏出城叫刘伯升退兵,而樊宏却留在了伯升军中。湖阳的军帅想杀樊宏的妻子儿女。此时刘氏兵力日益强大,于是免于一死。更始帝即位,当时赤眉军想攻打樊家营垒,樊宏派人送去牛、酒和米谷,慰劳赤眉军。赤眉军中的长老以前听说过樊宏仁厚,都称赞道:“樊君向来行善,而且现在如此对待我们,我们怎能忍心去攻打他呢?”于是撤兵而去,樊家这才免于一场寇乱。
樊宏为人谦恭和顺谨慎戒惧,不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功名利禄。他经常告诫子弟说:“大富大贵财禄满溢的人家,没有几个能有好结果的。天理憎恶满盈而喜好谦恭,从前贵戚的下场都是明显的警戒啊。”每逢朝会,他总是提前到达,俯伏待事,到时候才敢起来。樊宏上书陈述应办的事情及其得失,总是亲手书写,而将草稿毁掉。光武帝很尊重他。等到樊宏病重,光武帝亲临问候,并在樊家留宿,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樊宏叩头说:“无功却享受大国的食邑,实在担心子孙不能保全陛下大恩,希望归还寿章,改换小乡亭作食邑。”光武帝听后很悲伤,最终没有答应。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城守不下。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长吏以下共相谓曰:“樊重子父,礼义恩德行于乡里,虽有罪,且当在后。”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时赤眉贼掠唐子乡,多所残杀,欲前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世祖即位,拜光禄大夫,位特进,次三公。建武五年,封长罗侯。十三年,封弟丹为射阳侯,兄子寻玄乡侯,族兄忠更父侯。十五年,定封宏寿张侯。十八年,帝南祠章陵,过湖阳,祠重墓,追爵谥为寿张敬侯,立庙于湖阳,车驾每南巡,常幸其墓,赏赐大会。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吾非不喜荣势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保身全己,岂不乐哉!”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帝闻之,常敕驺骑临朝乃告,勿令豫到。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公朝访逮,不敢众对。宗族染其化,未尝犯法。帝甚重之。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宏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令臣魂神惭负黄泉,愿还寿张,食小乡亭。”帝悲伤其言,而竟不许。
的翻译
HouHanShu FanHongChuan translation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