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这两者指的是同一种纤维物。长江以南习惯叫泥炭土,长江以北习惯叫草炭土。
草炭土是一种栽培基质,它是由沼泽中的纤维植物经过数年循环生长后,长期被埋在地下在缺少空气的条件下植物残体缓慢分解,呈现棕黄色与浅褐色的纤维物。
草炭土含有多种氮、磷、钾元素,有机质含量60%左右,腐殖酸50%左右,PH值一般为5.0左右。适合种植蔬菜、育苗、公园植被等,产品多为天然无菌、持水通气等特点。
扩展资料:
草炭土多分布在我国长白山脉、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川滇西北部、新疆大部山区、与我国邻近的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大片地区以及世界上许多高寒及寒冷山区与山前盆地内。
优点:质地松软易散碎,具有可燃性和吸气性,呈微酸性,需要搭配蛭石、火山颗粒,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缺点:是不具有保水性。适宜种植榕树、九里香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炭土
泥炭土即草炭土,是古代低温、温地的植物遗体,被埋在地下、经数千万年的堆积,在气温较低、雨水少或缺少空气的条件下,植物残体缓慢分解而形成的特殊有机物,多呈棕黄色或浅褐色。我国北方地区分布部较多,南方地区只在一些山谷低洼地表土下有零星分布。它是一种很好和栽培基质。
草炭的学名为泥炭,草本泥炭俗称草炭,是五千乃至一万年以前低洼地上,植物年复一年枯死,呈半腐烂状态,逐年堆积而成的有机质矿体。草炭是地表沼泽环境中的植物遗体,在大气氧和微生物(喜氧细菌)的作用下,其中的有机物正部分(如纤维、木质素等)经过氧化合分解作用,一部分被彻底破坏成气体和水分,一部分转化成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而未分解的部分,继续保留在沼泽中。随着植物遗体的不断分结合堆积,堆积物的下部由氧化环境逐渐变为弱氧化甚至还原环境,经过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早期产物转变成一种新的多水的富含腐殖酸的腐殖物质即是草炭。
形成草炭的主要植物是泥炭藓、冰藓、苔草和其他水生植物。根据草炭形成的地理条件、植物种类和分解程度,可分为低位、高位和中位草炭三大类。
高位草炭:为温带高纬度植物埋在地层下经长期堆积炭化而形成。以羊胡子草属、水藓属植物为主,分解程度较低,氮和灰分元素含量少,酸性较强,PH值在4至5之间。容重较小,吸水透气性好,一般可吸持水分为其干重的10倍以上,适合作无土栽培基质,但PH值必须调至5.5至6.0左右,也能用于配制培养土。
低位草炭:分布于低洼积水的沼泽地带,以生长需要无机盐分较多的苔草属、芦苇属植物为主,以及冲积下来的各种植物残枝落叶,经漫长时间的积累形分解成度较高,氮和灰分元素含量较多酸性不强,肥分有效性较高,风干粉碎后楞直接作肥料使用。因其容重大,吸水和通气性较差,不宜单独作栽培基质。
中位草炭: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性草炭,性状也介于二者之间,既可用于无土栽培,也楞用于配制培养土。
草炭具有保水性,透气性,载体作用,改良土壤等,草炭含有丰富的腐植酸,是纯天然的有机物,无毒无菌。草炭还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
草炭在园艺用处较多,如建植标准草坪、建造屋顶花园花卉、蔬菜育苗、盆花生产等。
泥炭有名草炭,也称“泥煤”。泥炭中所含的无机物质较多时,一般就称为泥炭土,泥炭土和草炭土也是同一种物质。泥炭土可直接种植农作物,也可用于园艺、花卉、育苗基质、有机肥料的基质等,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
根据原始物质不同,泥炭分为木本泥炭、草本泥炭、苔藓泥炭、苔草泥炭等;草炭主要是指的草本泥炭或苔草泥炭。我国95%以上的泥炭都属于草本泥炭,所以一般可认为泥炭土与草炭土是同一种物质。
草炭土(泥炭土)的应用:
1、改良土壤:草炭含有的腐植酸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发暄、地质松轻,使土壤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的吸氮力。草炭肥适宜施在粘重或砂性土壤,即适合水川和早田地使用,具有改良土壤作用。
2、育苗床土配制:木本草炭含大量的有机质和腐植酸,供给养分、促进植物生产的作用。用在温棚内果树、蔬菜、水稻等育苗床土配制。育苗时施用草炭比例为50%,移植时施用草炭比例为30%。
3、加工成草炭肥:如颗粒肥料、发酵肥料、生物菌肥料等草炭中有机质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后,较长时间供给植物其生长所需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