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项目投资的财务决策过程。 2.所得税对现金流量有哪些影响? 3.如何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2025-04-30 19:25: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财务决策是对财务方案、财务政策进行选择和决定的过程,又称为短期财务决策。财务决策的目的在于确定最为令人满意的财务方案。只有确定了效果好并切实可行的方案,财务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效益,完成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因此财务决策是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决策需要有财务决策的基础与前提,财务决策则是对财务预测结果的分析与选择。财务决策是一种多标准的综合决策。决定方案取舍的、既有货币化、可计量的经济标准,又有非货币化、不可计量的非经济标准,因此决策方案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平衡的结果。
  而企业投资决策,可以根据企业投资的目的,企业投资的分类特点来看,企业把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投放于一定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活动。企业的投资决策对企业的未来获益十分重要

  2· 2、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1)所得税对投资现金流量的影响

  投资现金流量

  =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设备的变现价值-(设备的变现价值-账面净值)×税率

  (2)所得税对营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一税率)一付现成本×(l一税率)+折旧额×税率

  (3)所得税对项目终止阶段现金流量的影响

  项目终止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残值收入+原垫付的营运资金-(残值收入-预计残值)×税率

  3·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分析,必须针对本企业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既要避免决策分析成本过高,又要取得最佳的投资决策依据,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现金流量分析法和会计利润分析法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现金净流量分析法比会计利润分析法对企业投资决策更能客观反映投资的收益,而且如果我们采用的是贴现分析技术时,大都也只能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法。
  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投资未来现金净流量数据的采纳必须在全面详细的资料基础上才能测算,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有很多困难而且分析成本太高。而会计利润分析法的测算只需要根据企业的历史资料加上对未来该项目的趋势评估即可测算,这不仅成本低,而且也比较可靠。
  另一方面,现金净流量分析法与会计利润分析法在数据上的主要差异是投资项目中的折旧费用,而中小企业的投资额相对来说比较小,摊到使用期的折旧费数额不大,因此现金净流量分析法与会计利润分析法在数额上的差别不会很大。
  由此可见,与规模企业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不同,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分析时充分运用完整而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采用会计利润分析法比较有利。
  二、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在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中常用的有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回收期法,大致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计算简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忽视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诱导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而放弃长期受益的项目。
  会计收益率法是以会计收益率作为评价投资的参数,这种方法以事先确定的会计收益率进行测算。进行决策分析时,在多个互斥方案中则选用会计收益率最高者。这种方法的缺陷一是没有采用现金流量分析,二是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三、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通过长期的发展,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会逐步升级,当进入规模企业行列时,就应该可能地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法相应的贴现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决策。
  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技术中常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三种。
  采用净现值法时,当净现值大于零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不低干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若净现值小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预定的指标,方案不可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
  现值指数法是针对净现值法的缺点提出来的,它能够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但中小企业由于投资规模所限,一般很少采用。
  内含报酬率法则具有现值指数法同样的优点,而且还能测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其缺点是计算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