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一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减小一度。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可推知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一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就减小一度。(进一步可得出:已知某一正午太阳高度角,一般有两条纬线等于此度数)。
例如:太阳直射20°N,这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就从20°N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19°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等于89°。即19°N的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该地纬度)=90°-(20°-19°)=89°
扩展资料:
太阳高度角随着地方时和太阳的赤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地理纬度都是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地方时(时角)以t表示,有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sin h= sin φ sin δ+cos φ cosδ cos t
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关系是: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绝对值。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h=90°-|φ-δ|。其中,h是太阳高度角,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因此,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绝对值。
举例:
在某个时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5度,某地的纬度是40度,则太阳高度角=90-(40-15)=65度。
扩展资料
太阳高度角的一般规律:
1、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
2、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表示正经历昼夜更替;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大于0°,表示白昼;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表示黑夜。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达全年最大值,而非该半球的夏至日。
4、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一次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赤道一年各两次。
5、回归线以外的地区,一年各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说明一下,太阳直射点与当地是同一个半球时为“-”,不同半球时为“+”
太阳高度角公式:sin H=sin φ sin δ+cos φ cos δ cos t,式中δ为太阳直射纬度,φ为观测地地理纬度,北半球取正,南半球取负;t为地方时(时角),正午取0°,午夜取180°,6时和18时取90°。
太阳高度角=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同加异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