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W/H不是功率单位,功率单位是1KW,没有小时。
1KW用1平方毫米的电线就可以了(功率是1KW,电压是220V)
如果电压是220V,P=1000W
电流I=P÷U=1000÷220=4.545(A)
铜导线的电流密度是6A/平方毫米
导线面积=4.545÷6=0.758≈1平方毫米
扩展资料:
计算负载需要多大导线时,还有导线的材质,还有电压,因为负载功率不仅与电流有关系,而且与电压也有关系,P=UI,(P为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
功率可分为电功率,力的功率等。故计算公式也有所不同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电流I=P÷U
铜导线电流密度是6A/mm²
导线截面积S=I÷6(平方毫米)
导线是用作电线电缆的材料,工业上也指电线。一般由铜或铝制成,也有用银线所制(导电、热性好),用来疏导电流或者是导热。
1、家用电线规格——家用电线类别:
BV:是一根铜丝的单芯线,比较硬,也叫硬线。 BVR:是好多股铜丝绞在一起的单芯线,也叫软线。 RV:也是软线,是更多股铜丝绞在一起的单芯线,家装一般不用。 BVVB:是硬护套线,也就是二根或者三根BV线用护套套在一起。
RVV:是软护套线,也就是二根三根或者四根RV线用护套套在一起。 家装中使用的电线一般为单股铜芯线,选BV或者BVR,也可以选用多股铜芯线,比较方便电工穿线管。
2、家用电线规格——家用电线截面面积规格
家庭电线规格的选用,应根据家用电器的总功率来计算,然后根据不同规格电线的最大载流能力来选取合适的电线电缆。
常用导线横截面积: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mm²。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
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缆规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导线
每一千瓦时,用2.5平方的电线。
每1KW的功率,其电流约为4.5A左右,在380V三相平衡电路中,每1KW的功率,其电流约为2A左右,上面的这些值,可用物理计算公式算下来的结果是很接近的,所以电工在工作中,为了不去记那些“繁琐”的计算公式,就记住这些就 可以了。那么根据这个算法就知道:每1平方毫米截面积的铜芯线,如果用于220V单相电路中,则可以安全承载1KW 的负载所通过的电流,如果用在三相平衡负载(比如电动机)电路中,则可以安全承载2.5KW 负载所通过的电流。
1000*220*4.5
=1用一平方的电源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