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君子远庖厨,难得人家翰林文圣对这种问题也如此上心,来回答一下,呵呵……
好了,书归正传:熬完汤之后,把汤放凉,放到室温(18度--20度)就可以了,然后按照每升两个鸡蛋的量,只要鸡蛋清,蛋黄不要,把蛋清和汤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再把汤加热,汤开了之后,汤里的混浊的物质就都跑到蛋清里去了,再用个小眼的笊篱或者筛子把蛋清滗掉就大功告成了。或者你也可以用剁得非常碎的鸡肉茸来代替蛋清,
中餐里有一道非常有名的开水白菜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开水”---透明的高汤,在西餐中。大家都知道法餐是和中餐齐名的,法餐里有个专用词来形容这种汤,叫做--consomme,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
http://www.souchu.com/CookerWC/qita/2006-10-11/87520.html
http://eat.sina.com.cn/art/2005-07-21/095112408.shtml
PS:那估计是你在熬汤的过程中可能加过凉水,不管做什么汤,在熬得过程当中加凉水都是大忌,最好在刚开始的时候一次把水加足,再试试看吧,呵呵……
你好!!
一: 煲的汤为何有的浓郁,而有的清澈:
1.如果选择肉类煲汤,煲的汤必然浓郁,主要是肉类中的蛋白质分子充分析出,会使汤里的蛋白质分子凝结成许多白色颗粒,汤汁自然就浑浊不清。
2. 必须用微火烧,使汤只开锅、不滚腾。因为大滚大开,目的是为了减少原料中的蛋白质分子析出过多。
但是,即便如此,汤水也应该是浓郁的,不可能达到清澈见底的效果。
二:如果想让汤水清亮,如何做: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褒汤的原料(指各类骨头和肉类)一定要在使用前,放入冷水里面煮到滚开,然后把这些水倒掉,将原料洗净(视个人情况),最后重新放入新的水,加入材料正式亨饪。
其次,在汤煮开后不久,会有油渣等浮上来,用勺子将其捞起到掉;
最后,如果你使用的材料里面有蔬菜水果,那么要在起锅前半小时放入才好。
什么时候放油,视具体原料而定,如果是肉类原料,最好不要开始放油,而是汤煲好后,放名油。
肉类原料煲汤,本身就往外析出油水,因此都可以不放油。
煲汤讲究的是味寡,而不是像做酸辣汤那样讲究猛料。
因为汤的功能大致分为二类, 一是滋补汤,营养丰富而味寡。
二是佐料汤,也就是下饭的,比如,酸辣汤就属于后者,因此,讲究猛料,很浓郁的。
祝顺利!!
用小火慢慢炖,避免汤汁大滚大沸,否则肉中的蛋白质分子激烈运动会使汤汁显得浑浊,在烧沸后改用小火就可以了.
看起来透明的,那就像水一样,既难看,绝对无营养,肯定没法喝
严格说,那不是汤!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