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的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⑧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⑨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⑩暮霭:傍晚的云雾。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⑫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⑬今宵:今夜。
⑭经年:年复一年。
⑮纵:即使。风情:情意。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2] [3] 情:一作“流”。
⑯更:一作“待”。
之伤
心地,而船,则是令人产生漂泊之惆怅,暮霭渲染了凄迷暗淡的黄昏
意境,酒是别离场中不可少之物,杨柳依依伤别离,月是多情物,更
是伤心物。
作者也正是在综合了以上意象的基础下,
营造了离愁的感
情。
关键词:
意象
物境
情境
意境
寒蝉
长亭
兰舟
暮霭
酒
杨柳
月
离愁
意象:
寒蝉———蝉夏生秋死,寒蝉(秋蝉)叫声时断时续,短促,简直是临死前哀鸣,给人凄凉之感,往往都是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
长亭———古代人送别时在郊外临时搭的帐篷,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饮酒饯别。雨后黄昏的长亭更给人凄迷之感。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
骤雨———秋雨增添了寒意,天凉心更凉。“秋风秋雨愁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