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啸是由于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下降所引起的大海浪。
造成海啸的初始扰动,可发生在离岸很远的地方,初始波数也不多,但经过传播路径上的大陆架和海岸等的多次反射和干涉,波数增多,形成若干个很大的波,相互的时间间隔为数分钟或更长一些。通常第二个或第三个波为最大。在第一个大的波动到来前数分钟(或甚至达半小时),海湾中可观测到异常的海水倒退现象。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扩展资料
地震海啸由于海底或海边地震,以及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巨浪,叫做地震海啸。通常在6.5 级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 公里时,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产生灾难性的海啸,震级则要有7.8 级以上。
“地震海啸”发生在辽阔的海洋中,海啸波涛长达数百米,并可达到海底数百米深处。它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沿海洋运动,当它遇到陆地时会产生与原子弹爆炸相比拟的巨大破坏力。毁灭性的地震海啸全世界大约每年发生一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破坏性极大。
前不久,印尼帕卢地震引发海啸,一瞬间就摧毁了大半个城市,大量人员死亡受伤、失去家园,给当地造成了9.1亿美元的损失。那么,海啸是怎样产生的,地震引发海啸的必要条件又是什么呢?
世界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地震海啸是由
2004年
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3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