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 简称甲午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因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得名。
日本挑起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 ,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2500人赴朝。日本亦派兵入朝。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授权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挑起衅端,发动侵略战争。当中日两国向朝鲜出兵时,朝鲜政府和东学党起义军已签订休战和约 。朝鲜政府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 ,6月13日请求中国撤兵。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时撤兵。但日本决心扩大事端 ,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 ,并提出所谓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大鸟圭介于19日和20日,胁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中国军队出境。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拘禁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指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挑起战争。8月1日(七月初一) ,中日政府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开始。
战争过程 中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3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 。在朝鲜半岛及海上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
平壤之战发生于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战斗在3个战场同时展开 :其一为大同江南岸战场。日军第九混成旅团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太原镇总兵马玉昆督队英勇抗击,日军官兵死伤惨重。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玄武门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中炮牺牲。玄武门被日军攻陷。其三为城西南战场。野津道贯中将亲率日本第五师团本队 ,从平壤西南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清军马队进行反击。至中午,日军退回驻地。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 ,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6天里,清军狂奔250千米,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9月17日 ,是中日双方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东沟)附近海面。北洋舰队参加战斗的军舰为10艘,日本海军投入战斗的军舰则有12艘。中午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诸舰。但北洋舰队中致远舰亦受重伤,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下令向敌先锋舰吉野猛冲,以求同归于尽,不幸中敌鱼雷,200余人牺牲。下午,北洋舰队10舰中 ,沉四、逃二、伤二,只余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依然奋勇搏战,并重创日本旗舰松岛。战至下午五时半,日本舰队撤离战场。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至11月22日。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
鸭绿江防之战开始于10月24日,是清军抗击日军入侵中国国土的首次保卫战。清政府任命宋庆为诸军总统。日军进攻部队是山县有朋大将统率的第一军。清军不服宋庆调度 ,士气不振,无抗敌决心。24日午前,日军泅水过江。当夜又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中流架起浮桥,清军竟无察觉。25日晨6时,日军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 。清军守将马金叙 、聂士成率部奋勇还击,因势单力孤,伤亡重大,被迫撤出阵地,日军遂占领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 。在不到3天内,清朝重兵近3万驻守的鸭绿江防线竟全线崩溃。
金旅之战也开始于10月24日,至11月22日旅顺口陷落 ,这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的关键一战。日本第二军开始在旅顺后路上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12天,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进占金州(在今辽宁大连)。7日,日军分3路向大连湾进攻 ,清军早已溃散 ,不战而得大连湾。10天后,日军开始向旅顺进逼。18日,日军前锋进犯土城子,徐邦道指挥拱卫军奋勇抗御,将日军击退。是日 ,清军总办龚照玙竟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往烟台。22日,日军占领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1894年11月22日日本攻陷旅顺港
第三阶段 ,从1894年11月22日至1895年4月17日 。战争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进行,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
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其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26艘。1895年1月20日 ,日本第二军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30日,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由于兵力众寡悬殊,南帮炮台终被日军攻占。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致书丁汝昌劝降,遭丁汝晶拒绝 。5日凌晨 ,旗舰定远中雷搁浅,仍做水炮台使用,继续搏战。10日,定远弹药告罄,刘步蟾下令将舰炸沉,以免资敌,并自杀与舰共亡。11日,丁汝昌在主降将领的胁迫下,拒降自杀。12日,由美籍洋员浩威起草投降书,伪托丁汝昌的名义,送至日本旗舰。14日 ,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昞 与伊东佑亨签订《 刘公岛降约》,规定将威海卫港内舰只、刘公岛炮台及岛上所有军械物资交给日军。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辽东之战持续的时间很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连占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调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绘画)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授以指挥关内外军事的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 ,以期挽回颓势 。从1895年1月17日 ,清军先后4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皆遭挫败 。2月28日 ,日军从海城分路进犯,先后攻占牛庄、营口、田庄台。仅10天时间,清军百余营6万多人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马关条约》的签订 随着战争失利,清政府进一步加紧乞降活动 。2月11日 ,决定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4月17日 ,李鸿章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及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包括《讲和条约》11款,《另约》3款,《议订专条》3款,以及《停战展期专条》2款 。该条约的签订 ,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同时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具体经过怎样?帝国主义又是怎样企图瓜分中国的?
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朝鲜东学党jxfz0055_0060_0①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东学党起义平息以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准备挑起中日战争。
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jxfz0055_0060_1②爆发。
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回族将领左宝贵率兵奋战,中炮牺牲。清军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日军前锋进逼平壤,叶志超主张弃城逃跑。左宝贵坚决主张抗敌,誓与平壤城共存亡。日军对平壤城发动总攻时,左宝贵带病站在玄武门城楼上指挥。清军打死很多日军。当日军像潮水一样涌来的时候,左宝贵“知势已瓦解,志必死”。他亲自点燃大炮轰击日军。部将劝他摘下红缨帽,脱掉黄马褂,以免引起敌人注意。左宝贵却坚定地说:我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知道我还在,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全军将士受到鼓舞,勇敢杀敌。激烈的战斗从黎明打到午后,左宝贵壮烈牺牲。
甲午中日战争中,左宝贵慷慨陈词:「敌人悬军深入,正宜出奇痛击,使其片帆不返,不敢再正视中原……若不战而退,何以对朝鲜而报国家。」
接着,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军。致远舰弹药将尽,管带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了敌人鱼雷,全体将士壮烈捐躯。在这次战役里,北洋舰队受到损失,但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巡海迎敌。
邓世昌(1849-1894年),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入北洋舰队,任中营副将。他深入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士卒,厌恶清朝海军的腐败习气。在黄海海战中,日舰逼近中国旗舰,企图施放鱼雷。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锋向前,迎战敌舰,壮烈牺牲,成为民族英雄。
邓世昌相片上题的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平壤战役以后,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一路渡鸭绿江,攻占九连城;一路袭击大连、旅顺。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旅顺只有总兵徐邦道率兵英勇抵抗。大连、旅顺相继失陷。日军在旅顺野蛮屠杀居民。
日本侵略军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日本侵略军为了掩盖他们的罪行,将被害者的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借以欺骗世界舆论。后来,中国人民在墓地树碑纪念,称“万忠墓”。
讲述一个甲午中日战争中我国民族英雄的故事。
1895年初,日本海陆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水师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jxfz0055_0062_0①。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jxfz0055_0062_1②、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以开设银行、强迫贷款、投资铁路、开矿设厂等方式,对中国加剧经济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以前,帝国主义国家已在中国开设银行。外国银行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工具。清政府无力偿付《马关条约》规定的巨额赔款,帝国主义列强以武力相威胁,强迫贷款给中国。这些外国银行三次贷款给中国,共约白银3亿两,以海关税和其他税收做保,偿还本息高达7亿两。帝国主义从贷款中,不仅攫取了高额利润,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税收。
帝国主义国家还纷纷争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从1895年到1899年,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近一万公里的铁路修筑权。帝国主义控制的铁路修到哪里,他们侵略的魔爪就伸到哪里。在铁路附近,帝国主义列强竞相设厂开矿,从1895年到1900年,他们在中国兴办的厂矿的一千家。
1897年冬,德国借口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军舰强占胶州湾。第二年,它又强迫“租借”胶州湾,把山东变成德国的“势力范围”。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竞相效仿,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时候,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后来,它看到各国已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便设法插足进来。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jxfz0055_0064_0①。在照会里,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它们已夺取的特权;同时要求在其他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权利。各帝国主义国家先后表示同意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想一想,你能否结合史实,说说为什么《马关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了?
练 习
一、选择题
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徐邦道
D.丁汝昌
答( )
二、问答题
美国为什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三、活动建议
讨论一下,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我们国家招商引资,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外资、合资企业进行访问调查然后再讨论。)
“吉野”号舰桥上,少佐舰长向伊东〔伊东〕日本海军舰队司令。报告:
“司令长官,看样子,致远没炮弹了。”
伊东狂喜:
“挂信号旗,叫邓世昌投降!”
在“致远”号舰桥上。
邓世昌冷笑了笑:
“挂信号旗,告诉伊东,叫他等着邓世昌!”他飞步走下舰桥。
“致远”号舰前甲板上,水手们列队站着,邓世昌从他们面前慢慢走过,关切地看着每一个水手。水手们的衣服被炮火烧焦了,被战友的血染红了,他们屹立在邓世昌面前,以信赖的目光看着邓世昌,看着敬爱的管带,等待着最后的战斗命令。
邓世昌走到大炮一侧,一只手撑在炮身上,沉痛地说:
“弟兄们!炮弹没有了,怎么办?”
小顺子激动地说:
“大人!我们把船沉掉!”
王国成端着步枪:
“大人!我们跟鬼子进行接舷战,拼刺刀!”
邓世昌从水兵们的神情上得到了力量,他激昂地说:
“不!弟兄们,我们不能沉掉兵船,也不能拼刺刀,刺刀拼不过战舰!弟兄们!我们的兵船还要进行最后一次战斗。我们去撞‘吉野’!”
水手们齐声喊:
“大人说得对!”
邓世昌充满感情地说:
“弟兄们!感谢你们对我邓世昌的信任,感谢你们为国为家的忠心!”他转身走上舰桥,陈金揆紧紧跟随着。
邓世昌下命令:
“开最快车!”
车钟手应:“是!”
邓世昌命令舵手:
“右舵,对准‘吉野’!”
“是!对准‘吉野’!”舵手向右转舵。
邓世昌想了想,伸手拿过舵轮说:
“给我吧!”舵手让开站在一旁。
邓世昌两手握着舵轮,两眼盯着“吉野”,不时轻微地向左右转舵,调整舵角。
二 五
“致远”号倾斜着飞驶,炮弹在它四周爆炸,但它勇往直前,向日本旗舰“吉野”号冲去。甲板上尽是火焰,它宛如一条火龙,在炮弹溅起的水柱林中,在烟雾弥漫的波涛里飞腾,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挡得住它,能够挡得住中国水兵的誓死不屈的意志。
“吉野”号舰上,日本水兵疯狂地在甲板上奔跑,几个水兵大叫着跳水。
伊东被“致远”号的果敢举动和神威慑服,他恐惧地下命令:
“转舵!最高速!”
少佐舰长慌张地叫:
“司令长官!来不及了!”
“致远”号舰。水手们立在甲板上,互相依偎着,平举着枪。烟火缭绕,他们在英勇地赴死,他们像一尊尊雕像。
小顺子年轻稚气的脸上没有一丝悲哀,有的是愤怒,是仇恨。
王国成袒胸持枪,破碎的号衣迎风抖动。
水兵们肩并着肩,昂首怒视敌舰。
桅杆上,老水手脸上血已经凝结了,帅旗依然在他手中飘扬,他睁着常年经受海风吹打的眼睛,他要看着“吉野”粉碎。
在舰桥上,邓世昌两眼盯着“吉野”号,全神贯注地操纵着舵轮。烟雾扑着他的脸,他正在率领士兵走完这海上、也是他们一生最后的航程——光辉的航程。
他的战友,年轻的大副陈金揆,在邓世昌后侧仗剑挺立。
“致远”号渐渐与“吉野”号接近。
水面一条白色的鱼雷航迹奔向“致远”号,猛烈爆炸。
汹涌的波浪翻滚着,雄壮的海啸声是英雄们的赞歌。
海燕穿过云雾,在海空矫捷地飞翔。
中日甲午海战发生于1894年7月25日,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海战。战争的根源是中日两国对朝鲜半岛的争夺,当时的朝鲜王朝既受到中国的宗主国保护,又受到日本的侵略。在海战中,日本海军借助先进的战舰和武器,成功地击败了不如其更新换代的清朝海军。双方船只数量虽相当,但日本舰船大多为铁甲ship,战斗经验也更为丰富。此次战斗共有八十余艘战舰参战,双方人员伤亡惨重。清军被迫撤退,日本占领了黄海和渤海海域。随后,中日两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清朝彻底失败,满洲和台湾地区被割让给了日本。这场战争让中国深刻认识到了技术的重要性,也标志着中国的封闭主义思想开始被打破。而日本则借助这次战胜成功地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
郁闷
要是是我
我就不会抄
实在不行 明天请假吧
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