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属于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科学的光源和特质的灯管,给双翅目的菇蚊设计了一个陷阱,通过发射特殊波段,在特定振动频率范围内吸引成虫主动前往。目前杀虫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太阳能多用体杀虫灯,菇蚊经过触电死亡后粘在灯的周围,虫口密度大时死虫甚至粘满整个灯,所以使用寿命和防治效果会大大地减弱;另一类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的原理(如“金池”杀虫灯),在灯的下方配置有下吸装置,利用旋转风扇吸蚊虫到网兜里,确保蚊虫捕捉万无一失,安全性好,能耗低。缺点是,捕杀到的成虫都是活虫,要每天及时清理,以防再次飞走。传统的农药防治方式多在食用菌发菌期对菇棚或培养室进行环境害虫的诱杀或预防,而在食用菌害虫防治中较为被动,在虫害大量发生时把农药喷施到害虫身体上才能起到杀灭的作用,食用菌害虫多发生在菌袋内,农药不易喷洒到害虫本身,效果较差,且农药防治对危害食用菌菌丝的双翅目成虫来说防治效果很差。而杀虫灯可以利用不同波长的光源主动引诱成虫前往,进而被一网打尽,效果明显,但不可避免的益虫也有趋光性,一样会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