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7)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0。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袁公。
【赏析】
《汉书》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初居成都,“家徒四壁立”,这是本诗“空舍”一语的出典。但诗中写相如事,乃概括其一生,所以,“悲空舍”既写其未贵时景况,也兼该免官“家居茂陵”之后。相如病废赋闲,“天子”不恤其人,而只是想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史记》本传)使者至,相如已死,家无遗书,其妻曰:“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足见其寂寞。诗中“牢落”一语,正是对其身世的总的论定。夏侯湛《东方朔画赞》云.朔“以为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诙谐以取容。”为取容于世,不得不滑稽诙谐,形同倡优,实在可悲。后世只知东方朔为滑稽之雄,而不知其笑中含着悲酸,李贺却能深入一层看。诗人是将长卿、曼倩作为古今士人的代表,其形迹虽有不同,而不得志的命运却是一致的。诗人用长卿、曼倩故事实为借古人给自己写照。长吉坎廪蹭蹬,遭际又下于二人。这两句,读来有不尽的悲凉之感。
前两句是对笔墨生涯的否定,后西句则说想要弃文从武,结构上相反而相成。据《越绝书》载:薛烛对越王曰:“若耶之溪涸而出铜也,古欧冶子铸剑之所。”故诗中以“若耶溪水剑”代称名剑。又《吴越春秋》云,越有一青年女子,应召去见越王,途中遇一自称袁公的老翁,以竹枝与之论剑,最后袁公飞上树,化作白猿。诗中以袁公代指精于剑术的人,诗人愿事以为师。买良剑,寻高师,似乎真要弃文从武了。然而诗人终竟没有摆脱笔墨简编的羁绊,不过徒发恨愿而已。
在《李长吉歌诗》中,这一类感慨时见抒发。《南园》十三首中,除本诗,尚有“三十未有二十余”,“男儿何不带吴钩”、“寻章摘句老雕虫”等,也同此主题。这就可见,诗人并非如年少轻狂的想入非非,实出于感受的痛切。他甚至痛心疾首地说:“文章何处哭秋风!”只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未能如愿以偿。
鲁迅倒是说过:“仙才李太白的善作豪语,可以不必说,连留长了指甲,骨瘦如柴的鬼才李长吉,也说‘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起来,简直是毫不自量,想学刺客了。这应该折成零,证据是他到底没有去。”(《准风月谈·豪语的折扣》)这乃是借题发挥,有所为而说的,不能认为鲁迅是在批评李贺及其作品。其实,对于李贺的不幸身世,鲁迅是颇为同情的。他曾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