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军入关?为什么他的部下不谋杀他?

2025-03-28 22:39: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为什么引清兵入关,这里有一个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公元一六四四年三月,李自成进入北京以后,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决定投降,但当他听到李自成拘禁了他的父亲和爱妾陈圆圆等家人之后,一气之下,就亲自前往清兵的营区,向清称臣,献出了山海关。吴三桂并且引清兵入关,合力打败李自成,还把陈圆圆夺了回来。至于吴三桂的部下为什么不杀他,也可以说是吴三桂治理有方,部下尤其为他马首是瞻。这样部下只听从他的,别说谋杀他,就连这种想法都不会存在。

回答2:

吴三桂突然改变主意,由投降大顺转持敌对态度。产生这一急剧变化的原因在史籍中有三种说法:一是吴三桂听说他的父亲吴襄被大顺政权拘捕追赃,一是误信从京中私自逃出的奴仆谎报吴襄全家被大顺军抄没,第三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说法是吴三桂留在北京的爱妾陈圆圆(又名陈沅)为大顺军将领所掠,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真实情况已难考定。吴三桂投降大顺,本意是维护和扩张自身利益,从北京传来的消息使他疑窦顿生,猜测李自成的召见很可能是一种骗局,将对自己采取不利行动。
至于他的部下不反对他,其实很正常。自秦国灭亡,章邯率领投降的二十万秦军被项羽坑杀后,这种由国家征召、训练、控制的军队在中国历史上就消失了两千余年。之后的军队都是个人的军队,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全在于将领自身。将领如果忠于国家,那他的军队就暂时是国家的军队。如果将领反叛,那他的军队十之八九会跟着反叛。

回答3:

明末军阀化严重,军队家族化,私有化,使得将士只知主将,不知朝廷。所以吴三桂对手下部队实现绝对掌控,所以后面一个不成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时局势很微妙,历史的走向还不太明确,而吴三桂是个政治投机者,父亲和爱妾的事不是主因。他和李自成的大顺翻脸,就要独自面对李自成大军讨伐。把满清引以为援,是情理之中,他还想搞投机。所以与满清多尔衮有联络,但没有答应多尔衮要去投降易服的条件。后来李自成亲征,事情发展大家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