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军围攻钓鱼城半年不克,身染重病,被迫撤军,当大军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时,蒙哥死去,死前留下遗言:将来若攻下钓鱼城,必须屠杀全部军民百姓。
蒙哥是蒙古帝国第四任大汗(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当他死去的时候,蒙古帝国的疆土已经非常广袤。
在俄罗斯草原上有长子术赤分封的金帐汗国,在西域,有察合台分封的察合台汗国,在蒙古本部,是大汗本人亲自统领。
不过蒙古人还在继续进行无休止的征服与扩张,为了征服南宋,蒙哥和弟弟忽必烈分别从四川和湖北发起进攻,为了征服西亚和非洲,旭烈兀,蒙哥的另一个弟弟,正率领大军远在万里之外。
1256年,旭烈兀被任命为伊朗总督,带着从各个地区征发的蒙古大军,其中包括从中原地区征召的上千名汉军炮手和弩手,渡过了阿姆河。
旭烈兀身负着蒙哥大汗的命令:“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国土尽头的广大地区内,都要遵从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对于顺从和屈服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和善待他们,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屈辱。”
1260年1月,在横扫西亚,攻克巴格达,灭亡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后,旭烈兀又征服了阿勒颇,大马士革。
2月,正当旭烈兀和将军们讨论进攻耶路撒冷的计划时,一匹快马冲进了旭烈兀的驻地,带来了来自中国四川的消息。
尽快有着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驿站系统,蒙哥去世的消息还是花了半年之久才传到这里。
旭烈兀的反应是立即率军撤退,把怯的不花的先锋部队留在叙利亚,自己则运送着数年来掠夺的金银财宝,向西返回。
不过,他并没有返回蒙古草原,而是半路留在了蔑剌合,这是之前统治西亚的蒙古将军绰儿马罕和拜住的驻扎地。
不过,有三个原因阻止了旭烈兀的东归:
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同时声称自己有权继承汗位
忽必烈拥有东部宗室诸王(成吉思汗的弟弟们后代)和中原汉地军阀的支持,阿里不哥,是幼子,奉蒙哥之命留守哈拉和林,主持大蒙古国国政,蒙哥汗的儿子们以及原来的汗庭大臣都支持他。
旭烈兀在法律上继位为汗的可行性,低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因此没有意愿参合这场内战,而是选择留在波斯境内。尽管在口头上宣布支持忽必烈继位,但他的儿子出木哈儿却是出席了阿里不哥的继位典礼,拥戴后者为蒙古大汗。
二、旭烈兀要处理来自金帐汗国的烦心事
金帐汗国的拔都死后,继位的别儿哥对伊斯兰教情有独钟,金帐汗国也因此成为第一个伊斯兰化的蒙古汗国。
别儿哥很愤怒旭烈兀对巴格达的屠杀以及对穆斯林的镇压,“他洗劫了穆斯林的所有城市,不争征求他亲属们的意见就处死了哈里发。在安拉的庇护下,我要他解释为何屠杀无辜。”
别儿哥不仅仅是口头责备旭烈兀,他还毫不犹豫地联系埃及马木鲁克的统治者,向旭烈兀正式宣战。
旭烈兀的回应则是派军进攻金帐汗国,于是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内战的同时,远在西亚的蒙古人因为宗教感情打起了内战。
三、蒙古人没有严格的家乡概念
蒙古人是草原民族,他们向来居无定所,牧群追逐草原,他们跟随牧群。只要有草原,能放牧,就心满意足。
对旭烈兀来说,也是如此,当初的西征,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次放牧而已,如今既然已经打下来一片巨大的土地,为啥还要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