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凸透镜成像的。Ex。 例1 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光屏上没有像,需要重新调整光屏位置才能有像呈现在光屏上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与光路的可逆性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答案:B. 分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必处于二倍焦距以外,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之外,像必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2 摄影师用镜头焦距一定的照相机给顾客照完一寸半身照之后,接着给顾客照2寸半身照,问摄影师应怎样调节照相机?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理解. 错解:应把照相机向人靠近一些,同时要把暗箱缩短. 错解分析:错误的原因是不知道凸透镜成实像的变化的规律. 答案:应把照相机向人靠近一些,同时要把暗箱适当拉长.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缩小时,其像距增大,像也跟着增大.现在本题中,像变大,则像距应变大(故缩短暗箱是错误的),物距应减小. 例3 物体从距离凸透镜5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匀速地向2倍焦距处靠近的过程中,则( ) A.像变小,像速度减小 B.像变大,像速度增大 C.像变小,像速度不变 D.像变大,像速度不变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提高学生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题的能力. 答案:B. 分析:物体由5倍焦距匀速变小的过程中,像距变大,像也随像距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像的速度增大,但像的速度始终小于物体的速度. 例4 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应如何调节照相机( ) A.相机向人移近,减小暗箱长度 B.相机向人移近,增大暗箱长度 C.相机离人远些,减小暗箱长度 D.相机离人远些,增大暗箱长度 选题角度: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的调节方法的理解. 答案:C.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确定调节方法的关键,本题要使人全部进入镜头,应使所成的像再小一些,此时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即使相机远离人,缩短暗箱.典型例题二 例题1.在使用照相机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拍摄远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 B.拍摄近景时,应当将镜头向前伸 C.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开大光圈 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缩小光圈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为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拍摄远景物,指的是景物离镜头较远,也就是物距较大。根据照相机的原理,像很小,像距很小,应当减小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胶片远法移动。只能将镜头后移,反之,在拍摄近景时,应当加大胶片与镜头的间距。将镜头向前移,由此可判定选项A不正确,选项B正确。 光圈是镜头前边开口的障碍物,它的作用是只让光从所开的口中通过,控制进入镜头的光量。在阴天,景物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较弱。因此,阴天拍摄景物时应当加大光圈,从而得知,选项C正确。 说明:使用照相机时,需要景象清晰,曝光适度。采用调节光圈、距离、时间的方法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物体固定不动,物距确定。根据具体情况改变像距使物体成清晰的像在胶片上,应当说明,放大或缩小光圈,只能改变进入照相机光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像的完整性。决不会因为减小光圈使物体的像少了一部分。 答案:BC 例题2.拍集体照时,发现有人没进入镜头,应先要调节照相机,再( )。 A.增大物距,使照相机后移 B.减小像距,可缩短暗箱长度 C.增大进光量,开大光圈 D.将快门数字调大 解析:没有人进入镜头,说明要成的像太大,若要使全体人员进入镜头,则需要使成的像小些,根据成像规律,像要变大,像距也须变大,而物距必须变小,反之,像要变小,像距也须变小,而物距必须变大,这样就需增大物距,使照相机后移,或减小像距,可缩短暗箱长度,所以选项A、B正确。 说明:增大进光量、开大光圈,只是增大进入照相机的光量,将快门数字调大,曝光时间变长,不会影响像的完整性。 答案:AB 例题3.放投影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胶片上图像的(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屏幕上的图像比胶片上的图像大,肯定得到放大的像,本题的关键是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正立、倒立指的是物像关系,在屏幕上的景物确定是正立的。但这只是屏幕呈现的情况,而不是物像关系,在放投影片时,必须倒置,因为胶片上的图像与屏幕上的像是倒立关系。屏幕上呈现的是胶片上图像的倒立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的交点组成,能够用屏幕显示。“虚像”处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它由经过透镜或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向延长线交点组成,无法在屏幕上显示,只能用眼睛或仪器观察,屏幕能得到胶片上的图像是实像,选D。 答案:D 例题4.一个焦距是 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 20cm处逐渐移向 30cm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相对于凸透镜向同一方向运动,且像与像距的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本题中,物距逐渐增大,故像距逐渐变小,像也逐渐变小。 答案:D 例题5.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 )。 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 C.像变小,速度变小 D.像变小,速度不变 分析:当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u增大(即物体远离凸透镜),则像距减小(即像与物相对于凸透镜向同一方向运动),其像也随像距成正比地减小(即像与像距的变化情况完全一样)。但物体移动的距离大于像移动的距离,而移动的时间又相同,由可知,像的速度会变小(减速运动)。 答案:C 例题6.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 C.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 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是由于物体射出的光,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所有折射光线会聚形成的,当凸透镜被挡柱一部分后,还会有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还能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少了,因此像将变暗。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