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氕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
核电荷数就是原子核内所有的显电性的粒子数,中子不带电,质子带电,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
整个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因为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二者电性抵消。正电荷粒子有多少个,负电荷粒子就有多少个,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体积极小(乒乓球和地球相比),但是质量很大,原子的所有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剩余的空间便是核外电子了。核外电子在剩余的空间里做无规则运动。但电子的排布仍有规律,具体规律是高中选修三的内容,初中生不需要掌握
望采纳,谢谢哦!
我们把原子想象成一个球体,原子核非常小,位于它的球心。质子带正电位于原子核内。而核电荷数的意思就是核内的电量,也就是核内质子所带的电量所以必然相等。我们再回到球体,在它内部原子核以外的范围有很多电子按照固定的轨道运动。电子带负电,电子存在的原因就是保持原子的电性平衡,也就是正负抵消的原 理,所以在原子中(也只能在原子中,因为离子会失去电子使微粒带上电性)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电子数
原子中,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很小(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但很重(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原子不带电,电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