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该如何理解?

2025-04-03 05:59:3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有求必应说的是不种精神境界,并不是真正的有求必应,佛法在于修行,修行的越深理解越不同,有求必应的精髓在于,修行者本身觉得是有求必应,这是个思想过程,求福报、求子孙、求健康是人们的心里寄托,佛法其实帮不了他们,佛帮能做做的只是让他们在内心中明白佛法是有求必应。思想在思想,精神意识的东西不能是现实等同,托若真正的有求必应那现实社会的一切自然规律都将会被推翻。其实真正的佛法是很单纯的,有求必应是告诫人们内心要向佛,只有一心向佛,你就会觉得佛祖有求必应。

回答2:

1、你平常说的、想的内容,其实都是对的--只是有把他们迷信化的倾向。但是,内容是对的。因为佛其实是有求必应的。只是应的情况未必都满足求者的心愿。因为业力的原因,有时,佛给了,人都未必收得到。
但是为什么说有迷信化的倾向呢?因为,你讲的道理太浅了。别人理解起来就迷信起来了。
2、净空讲的也对,只是是属于高级的内容。而且,他有否定世俗的倾向。
其实,在佛的境界中,世俗的情况,佛完全顾及道了。
在《百业经》中,就提到过,佛如何顾及世俗的人心变化的情况。--佛的境界太不可思议了。
3、嗡阿吽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和t201 - 助理 三级 讲的就对了。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福报的问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作必定自受。--拜佛、烧香、发愿然后还愿等等,其实都是有很大福报的行为,都是种植善根的行为。只是,有些坏事因为已经成为定业,不可逆转,只有去受报--但是,就是简单的拜佛、烧香、发愿然后还愿等行为,都可能使恶报大为减轻。

在《诺那活佛法语开示录》中,诺那活佛讲了一个故事。在西藏,有个人很穷,但是他修财神法很勤快(就是拜财神)。可是一直还是很穷。于是他有一天,气的把他供养的小财神像放到开水锅里煮--惩罚财神。财神亲自下界,告诉他:因为他恶业太重,财神一直给他黄金,可是他却拿不到。于是财神现场给他黄金,可是他一拿,就变成了石头。于是他才意识到不怪财神。
这个故事也说明,修行清除罪障的法门很重要。

谢谢!
阿弥陀佛!

回答3:

有求必应,可以说是求世间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其他东西,譬如:世间如幻,如影如响——即求便是应也。

回答4:

求的意思不是只喊口号 而是行动起来
有求必应和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一个意思
种什么因 得什么果
只是佛氏门中 有种植的所有方法
佛是觉悟的意思 在”觉悟”中有万德万能
包括上天堂入地狱的各种方法
乃至于成佛作菩萨的方法
比如说求健康不是只到寺庙里烧烧香 磕磕头(喊口号)就行了
而是平时要有慈悲心 不杀生 不吃肉 多放生(行动起来)才能求到健康
磕头烧香也是一种行动 只有做到了心中无求(一念不生)时 才能发起大用 才能得到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所以这里的求是无求的意思
求而无求 无求而求

回答5:

嗡阿吽 - 同进士出身 七级所说有理,若有疑问,请参看《了凡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