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山镇
依托葛仙山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飞来峰公园主体地位的品牌,镇政府制定了丘陵八个村发展五大园区,建生态绿色长廊,发展乡村旅游。2008年涌泉、张沟两村优质牧草、干果园区面积达1000亩;蒲沟、花园两村花园李、杨梅、伏季小水果园区面积达4500亩;袁江、玉河两村食用笋(雷竹、麻竹)、浙江优质杨梅园区面积达1000亩;花园、玉河两村低山区“三木”药材园区面积达1000亩,熙林、大曲生态休闲区1200亩。
彭州市树立的丘陵经济建设示范园——熙玉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就在玉河村和熙林村。
2004年7月6日以花园村为主的果树协会成立,正按彭州市农家乐标准建20户农家乐,并挖掘花园村文化历史内涵,保护开发清康熙年间修建的石牌坊,恢复石字库,探源华严寺白瓷碗生产历史、有条件复建华严寺和清嘉庆年间的华严场,及“花园沟的场——不赶”歇后语的来历,恢复成为“文物”车绑车水磨,保护老拱桥等,使乡村旅游项目多样:观光型、休闲型、体验(参与)型、度假型、游乐型、品赏型、购物型等。 2008年,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五所一行7人赶赴彭州葛仙山镇,了解当地对葛仙山镇重建规划的需求,并对城镇及村庄作现场踏勘。在葛仙山镇,规划人员与该镇的书记、镇长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就该镇应当如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利用一整天的时间踏勘了现场。
地震灾区乡镇的重建规划,首要的是保证公众安全。葛仙山镇现有场镇在此次地震之中,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规划人员将高度重视公共安全设施规划,适当降低建筑密度,提高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并合理规划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同时,根据当地政府的建议,规划人员还拟通过完善场镇的对外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以提升其对人流的聚集能力及承载能力。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了彭州、崇州、都江堰多个受灾乡镇的重建规划。此次重建规划,还将沿龙门山一线打造多个旅游镇,葛仙山镇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葛仙山镇位于龙门山山麓,境内很多区域位于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2008年,该镇拥有较为丰富的生态资源,两条河流穿镇而过,同时拥有平坝与低山的地势条件。在春天的时候还将形成山水油画的景观,是个观花赏景的好去处,夏天也是个乘凉消夏的好地方。
因此,规划人员根据当地政府的意见,并综合现场考察的情况,决定按旅游小镇的标准进行规划打造,形成有山有水的山水田园城镇格局。特别是拟在穿小镇而过的鸭子河上做文章。对这条河底乱石嶙峋、两岸绿树依依,河中白鹭飞舞的河流两岸景观进行梳理,环境卫生进行整治,以形成风光秀丽的景观,让游人愿意来,留得下。最终将该镇打造为龙门山前山的一个重要旅游小镇。 镇文化站成立于1983年10月;2002年建文化服务中心。有电影放映队一个。群众文化比较活跃,小说、散文、诗歌、书法绘画人才辈出,业余文化骨干20余人,多次获成都市、彭州市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