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和夹钢,中钢,是一个意思。先把大块的铁烧红之后用錾子开条槽,把钢条夹在中间,煅接成整体,再做成刀具型状,退火,冷加工成型,淬火热处理,冷加工整型,表面处理!
与之有区别的是边钢工艺,又叫贴钢,是把钢片贴在刀具上,通过煅接等一系列工艺做出的刀具。
贴钢工艺难度大于夹钢工艺,因为,夹钢工艺两边有”铁”保护,而贴钢因为没有铁的夹持和保护,温度过低,两者不能完全熔合,会有夹壳,夹灰现象。
而温度过高,钢材会”喷发”暴裂,就像饼干一样失去结构力,那么这把刀也就废了。
在煅工行业,把加热后能够加工的钢材称为”铁”即熟铁,把淬火后能脆断的高炭钢称为”钢”。广义上都是钢材,但高炭钢不耐高温,超过熔点再加热就会喷发,改变物理性状。而从开始熔化到喷发的温度界线很小,难以掌握。与之相比,熟铁不容易喷发,温度界限大一些。
贴钢工艺一般用于刀刃在一边的刀具,如剪刀,木工的刨子,凿子,斧头等等。
当然现在工厂化生产的,都是全钢的,又便宜又简单。就是不好磨。
包钢,顾名思义是用一整块钢将一块钢“包”在中间,一侧露出被包的钢,即在刀刃上露出硬度较高的钢材,刀背及两侧则是一整块硬度低、韧性好的钢材。夹钢就更容易理解了,就好像汉堡包一样,两侧是硬度低、韧性好的钢材,中间夹一块高硬度的钢材,其周边全部显露。其作双刃刀时,一般采用夹钢的方法;制作大型刀具的时候,一般是包钢的方法用的较多。许多好的刀(包括菜刀、劈材刀等等)都是使用包钢的工艺打制而成,这样的目的很明显:取铁的韧性和钢的硬性而排除了铁的软性和钢的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