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上海的发展模式有哪些不同?

2025-04-28 13:25:2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事实上北京和上海发展模式的异同,可以说是大陆文明在世界进入近代之后落后于海洋文明的一个侧影。‘’


根本就不用翻看中国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

你想想,一个城市,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城市,经常性成为一个国家的首都,那肯定是收集全国资源来维系这个城市的繁荣,根据就近原则,搜刮比较方便的当然是临近地区,河北,天津这些地首当其冲。

而上海的繁荣,只不过从一个沿海的小渔村起步,历史也是相当的短暂。如果上海没有当时的江浙财阀,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本就不可能有现在上海的繁荣。

江苏和浙江,他们同上海本身同属于吴语地区,想江苏特比是苏南和浙江一带,基本上文化相通,而且现今的常住居民有很大一部分老祖宗是江浙移民,基本上以一脉相传。上海文化、政治、经济圈的主流人士,和江浙主流人士,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往来,无论是私人关系和官方。长三角的基因本如此,过河拆桥也拆不了。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无不鲜明地说明,中华文明是很传统的大陆文明,拥有鲜明的大陆文明特色,即城市同时也是“要塞”,很看重“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作为国家的首都,就更看重军事上的封闭性。

作为中国历史上几个朝代更替的首都,北京已经是历朝历代离海港最近的都城了,但在地理形势上依旧具有很强的“要塞”特征,这一地理特征决定了它要与周边城镇进行经济上的交流成本很高,难以带动区域发展,但作为首都又要求一切条件以它为优先,于是周遍城镇在为北京“输血”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大代价。

洋枪和洋炮的轰击下,闭关锁国的中国外国船竖炮利的冲击中,迫不得已地进入近代化,也就是以西欧为代表的海洋文明敲开了我们的大门之后,我国的海港城市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与之前的“小渔村”已不可同日而语。

上海,一个快速发展的海港城市的典型代表,优先发展的海港城市带有很鲜明的西方海洋文明的特——它们大多位于大平原上,无险可守,完全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要冲。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不管那个国家,他们发展最快的城市往往也是干流的入海口,是水陆交通最便利的地方,源于便利的交通,经济交流的成本很低,自然能够以某个城市为核心,实现共同繁荣,带动一整片区域的经济发展。

回答2:

怎么说呢,大白话比喻下,把祖国看成一个大班级,北京就是一个学习一般的班长,学生会主席,凭借人脉有了一定的人气,他的身边有两个发展不平衡的基友,天津呢,学习较优秀,但每次都爱花时间放在辅导北京和河北上面,河北呢,典型的二次元后宫男主性格,不仅如此,性格恶劣、学习不好,一副不良的气质。
上海是个学习好的学习委员,身边的两个基友也是学习都很不错的学霸,虽然也没当上班干部,但是他们和上海一起,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从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上,或者说对整个中国市场经济的影响上来说,北京是不如上海的。

看看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很好,收入差距较小,而北京周边却存在着环京贫困带,有高达270多万的贫困人口。

再有,课本上也早就说明了,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中心。这点我想对于在这两个地方生活的人来讲,感受是最明显的。

我在上海也生活很多年了,到北京也只是有过一次经历差不多快忘干净了。

但目前为止,上海话还是听不大懂的,而北京就好多了,大街小巷全是京口普通话,听着还挺得劲。

在上海生活的感受就是,便利。一切都太方便了。在北京的话就不知道了,只知道公共交通很便宜,只听说便利店太少了2333


总之呢,多的什么政治分析,经济分析也就不多说了,本人也不大老懂,就讲讲自己的感受,对,突然想到一个很贴切的形容。

北京呢就像是大男孩。

上海呢就是小姑娘咯。

有机会还是希望大家能到这两个城市感受下,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孕育出的城市,给人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

以上。

回答3:

上海被称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从经济上而言,上海确为中国内地最大城市。不过,从传统上讲,作为首都,北京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命之城。那它们的发展模式有哪些不同呢?我们接下来就做一下比较吧。

上海和北京分别称为中国人口第一和第二大城市。就面积而言,北京市总面积比上海大一倍有余,人口比上海稍少,但是,说到首都,风传为“首堵”,为何同为大城市,上海的堵车情况,要远远好于北京?堵车背后,是两个城市不同的发展模式。

北京堵车的根源,并非仅仅在于道路规划,而在于发展的不均衡。城区与郊区差别的过大,固然使中心城区产生了聚焦效应,但是,也造成了郊区的塌陷。工作机会都集中在城区,北京成为一个分裂的城市。不仅交通拥堵根源于此,北京的房价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心城区发达,而郊区落后,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市区,自然人口也向中心城区集中,导致中心城区土地压力增大。中心城区房价自然居高不下。


论其程度,上海却较北京稍轻,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上海发展相对均衡。上海主城区产值,大约占总产值的40%强,而且比较分散,浦东新区是上海产值最大的区,俨然新城区,分流了上海的很大部分人口,郊区如青浦、闵行等区,产值与核心区基本持平,可谓是郊区强镇。这些郊区强镇,容纳了大量的工业人口。而上海主城区人口,不过700万左右,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两个城市的发展模式不同也就造就了两个不同的城市,北京是我的家,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但我相信随着不断的发展,很多的问题会一一解决,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