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3D技术很发达了,那裸眼3D效果是怎样实现的?

2025-02-23 14:57: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3D效果也就是立体效果,立体感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在同侧但存在瞳距,使得两只眼睛看到实际物体的角度有略微差别。

裸眼式3D技术原理研究已经完善,而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它的研发分两个方向,一是硬件设备的研发,二为视频显示内容的处理研发。裸眼3D产品已经开始商业运用,但消费者接触的不多。裸眼式3D技术最大的优势便是摆脱了眼镜的束缚,但在观看角度和观看人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裸眼式3D技术大多处于研发阶段,它的研发分两个方向,一是硬件设备的研发,二为显示内容的处理研发。第二种已经开始小范围的商业运用。大众消费者接触的不多。从技术上来看,裸眼式3D可分为光屏障式(Barrier)、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技术、指向光源(DirectionalBacklight)以及直接成像四种。裸眼式3D技术最大的优势便是摆脱了眼镜的束缚,但是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当然,最近国内又出现一种更简单的裸眼3D成像技术,这一技术是直接运用在特定的所要需要表现3D效果的东西上,比如广告行业的平面海报上面,电子商务的产品展示上面等等,运用这项技术的有徐克导演的3D团队在今年推出的新电影“步步追魂”的海报上,研发运用这项技术的还有淘宝网上一家名叫谷神科技的团队。

研究人员主要研发的是一种背光显示屏,这种显示屏的主要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和一种超薄的波导结构,后者主要是控制光谱中的电磁波,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干扰使光线偏斜,让人眼看到三维立体效果。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导波技术,发光二极管可产生宽角度的组合投影视图,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图像,用户都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到全色彩图像,即便是设备倾斜也不会受到影响。

回答2:

3D效果也就是立体效果,立体感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在同侧但存在瞳距,使得两只眼睛看到实际物体的角度有略微差别。平面图形想要让人眼产生立体感,主要有三种技术,分别是视差屏障、柱状透镜、指向光源。
视差屏障技术是利用液晶层和偏振膜制造出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在立体显示模式下视差栅栏功能就会启用,双眼的间距产生的微小视差会导致不透光条纹遮挡左右眼,使得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像素不同,从而产生3D效果。
柱状透镜技术的原理是在液晶显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并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柱状透镜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个子像素。于是双眼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显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
指向光源3D技术搭配分布在左右两侧的两组不同角度的LED,配合高刷新率的LCD面板和反射棱镜模块,让画面以奇偶帧交错排序方式,分别反射给左右眼。
总的简单来说就是让两只眼睛接受到的信息产生差别互补,大脑便会自动形成立体感。

回答3:

裸眼三d通过改变放映的屏幕来实现的

回答4:

这个就是把电影做成立体的,就可以不用眼镜了

回答5:

让两只眼睛看到的信息产生差别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