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学的女儿在上海年薪50余万,但上班仍然是两口子都带饭,为啥?单位的菜饭不如自家做的好吃。特别是按她老爸的秘方煮的酱牛肉,每次带去都被同事这个叨一块,那个挟两块,抢个一干二净。这又有什么可丢人的?
我在另一篇问答中提到过,13岁那年去建筑队干临时工时,天天带饭,瓜干煎饼、炒咸菜条。可由于老母亲疼我,葱姜蒜和油放的足,一起干活的都闻着香,这个挟点,那个挟点,每次一罐头瓶子都吃的光光的,都还嘱咐:明天多带点来。(笑)
到纺织厂上班后,男人一般是长白班,有时间回家吃饭,可女工多上三班,没有时间回家吃,除最热的天不敢带(怕天热馊了),平时别问早、中、夜班,没有不带饭的。一是剩菜剩饭带点,比吃食堂省(那时无论干啥都是32.5元,不省着花也不行);二是往食堂跑耽误干活,怕完不成计划要扣钱。很多女工甚至在工作时拿着干粮,一边吃一边干活。大家都习以为常。
所以说带饭去上班很正常,没有什么丢人的。如果你像我同学的女儿那样,天天带好吃的,同事反而会羡慕你,愿意“分享”你的美味,增进和同事的感情;如果是因为钱少要节省,带的饭菜差,那就干脆别藏着掖着怕丢人,大大方方坐下吃。可以这样说:我这个人穷命,大鱼大肉吃不来,一吃肚子受不了,只能吃这个。(笑)
我当年就这么干过。
带饭去上班觉得丢人,通常是这两种心理在作祟:
一是公司里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带饭,就你自己带饭,怕成为同事中的一个另类;
二是自己心里头有自卑的感觉,怕别人嘲笑自己“穷”,嫌弃自己。
无论是什么样的心理,我觉得都是你个人的主观臆想,也许在大家的眼中,你带饭还是挺让人羡慕的一件事呢!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个人再说几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上班带饭,是一种节约资源的表现
对很多家里做饭的职场人来说,往往自己家里的饭菜都还吃不完。比如前一天晚上就会多出很多米饭来,或者还有些菜肴是需要隔夜再吃的。
如果前一天不吃完,很可能就会浪费了倒掉,不得不说这样确实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如果第二天上班能够自己带去,并且单位里也有微波炉之类的设备,那么带饭上班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节约资源当然还会表现在金钱方面,就我们杭州城区的消费来说,一顿中餐的价格一般都需要20多元,一个月22个工作日至少也得500元左右。而带饭,并不一定需要重新准备新的饭菜,所以成本少可以说是降低不少,一个月节约好几百,一年也就是好几千,差不多够你买一个不错的智能手机了!
二、上班带饭,是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在写字楼做了好多年的上班族,有带过饭,也有外面吃。
这两种方式对我的感受来说还是挺不一样,比如到外面的餐馆去吃饭,往往会烧得比较油腻,那么对我这种肠胃很脆弱的人来说,就不是非常适应,有时候吃了外面的饭菜胃就不会不舒服;又比如到外面一些小店点菜吃,可能还会把肚子给吃坏了,记得有次我去公司附近新开的一家所谓”美食店“消费,结果就得了急性胃肠炎住院去了,巧合的是和我一起去吃饭的两个同事,也都上吐下泻,后来我们投诉了这家店,检查发现他们的食物都不新鲜,被行政处罚了!
而上班带饭则完全不同,毕竟饭菜是自己家里做的,食物都是超市或者菜市场新鲜采购来的,健康系数要高很多,只要有些明显不能隔夜吃的注意就行。
三、上班带饭,在某些时候甚至更能增进同事间的感情
我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办公条件很不错,每一层楼都有阳光房,还有微波炉,每到中午时间,同事们就把自家带来的饭菜排队去热一热,接着拿到阳光房的桌子处用餐。
同事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还享受着中午的日光浴,确实幸福感很高。
甚至这样的午餐方式,成了我们公司的一种独特文化,后来连领导都一起加入了带饭的队伍。
因为你会发现,带饭一起吃,大家彼此的亲近感更高,就好像在家里吃饭一样,每个人可以交流得更加深入。
而选择到外面吃饭,更像是一种快餐文化,大家吃完就走,交流起来也比较拘束。
后来我从原来的公司离职到了现在的公司,唯一不适应的就是中午就餐的变化,说起来还真是挺怀念那段时光的。
还是说我以前的公司,那时候集体带饭的人很多。其中有个男同事就非常幸福,因为他的午餐便当都是他老婆给他精心准备的。
为了他能吃到更美味更健康的午餐,他老婆在网上自学了许多菜肴的技巧,不断在家里练习,手艺精进不少。
后来,我们也鼓励这男同事说:你也不能总依赖你老婆给你准备,啥时候你自己学点烧菜本领,要自力更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