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置度符号:
二、位置度三要素:
1.基准﹔
2.理论位置值﹔
3.位置度公差
三、位置度公差带是一以理论位置为中心对称的区域。
位置度是限制被测要素的实际位置对理想位置变动量的指标。它的定位尺寸为理论正确尺寸。位置度公差在评定实际要素位置的正确性, 是依据图样上给定的理想位置。
位置度包括点的位置度、线的位置度和面的位置度。
点的位置度:如公差带前加S¢,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内的区域,球公差带的中心点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线的位置度:如公差带前加¢,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公差带的轴线的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四、位置度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我们算位置度都是X.Y两个值的偏差量去换算以基准A、B、C建立坐标系,看具体的位置关系选择使用直角或极坐标,一般采用直角坐标,测出被测点到基准的X、Y尺寸,采用公式2乘以SQRT(平方根)((x2-x1)平方+(y2-y1)平方)就行,x2是实际尺寸,x1是图纸设计尺寸,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实际位置相对于设计的理想位置的偏移量,因为位置度是一个偏移范围¢,所以要乘以2这个常见的公式, 不是同心度就是插芯内径距离整个圆心的偏移程度.理想状态是0,就是不偏移。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见图
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是限制被测要素对基准要素所要求的几何关系上的错误。
根据两者几何关系不同,位置公差又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
1定向公差:定向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2定位公差: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3跳动公差: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旋转一周或若干次旋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现行国家标准
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4249—1996《公差原则》。
GB/T 16671—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GB13319—1991《形状和位置公差 位置度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