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兔子急了也咬人。宠物兔成了市场上的新宠。据武汉市疾控中心统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因被兔子咬伤前来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数就相当于以往全年的总和,其中绝大多数是学龄前儿童(最小的患者不到1岁)。
被兔咬伤不需要接种疫苗
2004年《WHO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中关于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指南明确指出:“暴露于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专门的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也就是说,被兔咬伤后通常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据笔者多年收集的资料和研究,认为WHO的上述观点也适用于中国。兔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很小,特别是在非疫区被兔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事实上,迄今全世界(包括中国)尚无一例有确切证据因被兔咬伤而引发人患狂犬病的病例报告。
兔对狂犬病病毒高度敏感。世界上最早的狂犬病疫苗就是用人工感染兔的脑组织制成的。国外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包括兔类)持续多年的监测表明,极少发生兔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现象。在美洲偶然从极少数兔中可检测到狂犬病病毒,随后的基因鉴定证明其来源是浣熊,说明兔不是狂犬病病毒的宿主。
兔不易传播狂犬病
传播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野生食肉动物(也包括家犬和猫)。当兔被患狂犬病的大型食肉动物攻击时,通常会被吃掉,能受伤又存活下来并发病的可能性很小。兔群之间没有肉食动物那样撕咬打斗的习惯,因此不会经唾液传播狂犬病。
兔在人工实验中感染狂犬病病毒后,通常发展成麻痹型狂犬病。受感染的兔通常在3~4天死亡。兔的麻痹型狂犬病主要表现为头部震颤、后肢动作不协调、逐渐瘫痪等,它的攻击性反而降低,所以不易将狂犬病传播给人。
正确养兔小贴士
兔应尽量在室内饲养。如在户外饲养,则应使笼子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兔笼底部不要采用金属丝网。兔在户外活动时应随时处于饲养者的监护之中,确保不与可疑动物接触。
因此从这篇文章看出,被兔子咬伤,打狂犬疫苗是不需要的。但清洗伤口防止感染破伤风确实很有必要的。
不需要!非常明确! 人类历史上从无兔子咬伤感染的案例。(因兔子如果感染狂犬病发病,唾液有传染性阶段,会先麻痹,无力抓咬人)
我就是被兔子啃过。。
在网上查了也是中说纷纭。最严重的说法就是:只要是温血动物咬伤,都有传染狂犬病的可能。
于是我就不放心,第二天去了市里(厦门市)第二医院,在急诊内科看的。医生说兔子没关系,不给打。
然后我说我不放心,于是他只好写病历开针剂给我。划重点!!:他写到“患者自己要求注射狂犬疫苗”,让我签了字。。。
就这样。
总结:兔子咬了没必要打。但是你自己要是不放心,可以去要求医生开药给你打。
温血动物都可能感染狂犬病毒,自然界容易感染的是犬科、猫科、啮齿类等,为防万一,被兔子咬伤还是打狂犬疫苗吧。
建议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疫苗
处理伤口等相关问题可查阅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网上可搜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