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筛是对很多样本的归纳和统计,通过经验计算出来的结果。没有经过太严格的理论支持。根据检查的时间来区分的唐筛,分为孕早期和孕晚期唐筛。
孕早期筛查有很多的优势,如出现阳性结果孕妇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下一步的检查和处理。早期筛查常用的是血清检查和蛋白检查,超声检查有胎儿脖子后透明带的宽度,也就是NT,一般在11到13周加6时,正常为0到3mm,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常出现淋巴回流障碍,这样会导致NT加厚。
研究表明,孕妇的年龄,孕早期孕妇的血清和蛋白联合应用,检查出来的概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在与NT结合筛查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到百分之九十,只要百分之五的假阳性率。
孕中期的筛查是通过采取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和绒毛膜促性腺来结合孕妇的年龄,孕龄等情况算出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度。一般35岁的孕妇的风险度为1:280,可以检测出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五的唐氏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氏筛查
唐筛是根据一个经验公式计算出来的,是基于对海量样本的统计、归纳,没有太严密的理论支撑,具体如下: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筛查方法很多,根据检查方法分为孕妇血清学检查和超声检查,根据筛查时间分为孕早期筛查和孕中期筛查。
1. 妊娠早期筛查 妊娠早期行唐氏综合征筛查有很多优势,如阳性结果孕妇有更长时间进行进一步确诊和处理。妊娠早期筛查方法包括孕妇血清学检查、超声检查,或两者结合。常用血清学检查指标有β-HCG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超声检查的指标有胎儿颈项后透明带宽度(NT),于孕11~13+6周,在胎儿正中矢状面下可见胎儿颈后呈现一处透明区域,即为NT,正常为0~3 mm,染色体异常胎儿由于常出现淋巴回流障碍导致NT增厚。研究表明,母亲年龄、孕早期母体血清筛查β-HCG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联合应用,检出率达70%以上,再与NT联合筛查的敏感性为85%~90%,5%的假阳性率。当联合生化结果和母亲年龄时,即使NT的轻度增厚也可能有临床意义。
2. 妊娠中期筛查 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通常采用三联法,即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 。唐氏综合征患儿AFP降低、HCG升高、uE3降低,根据三者的变化,结合孕妇年龄、孕龄等情况,计算出唐氏综合征风险度。当风险阈值设定为35岁孕妇的风险度(妊娠中期为1:280)时,阳性率约5%,能检出60%~75%唐氏综合征和部分其他非整倍体染色体畸形。母血清可以在15~20孕周进行,但在16~18孕周更准确。抑制素A,来源于胎盘的合体滋养层,联合应用可提高DS检出率,但其单独应用价值尚存在争议。根据我国具体国情,现阶段中孕期二联筛查(AFP和HCG或游离β-HCG)是有效的DS产前筛查方案。
唐筛是根据一个经验公式计算出来的,是基于对海量样本的统计、归纳,没有太严密的理论支撑,具体如下: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筛查方法很多,根据检查方法分为孕妇血清学检查和超声检查,根据筛查时间分为孕早期筛查和孕中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