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术语”二点换三点“是何意?

2025-04-30 01:43: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两点换三点就是在“五一”配备的球队所采用的度过两点攻弱轮的一种战术换人手段。在“五一”配备的球队中,由于只有一个二传手,每当二传轮转到前排2、3、4号位时,前排就只有两个人可以参加进攻。

因此,“五一”配备的球队存在三个三点攻强轮和三个两点攻弱轮。一旦被对手在某个两点攻弱轮次抓住了机会,就容易出现“卡轮”失分。两点换三点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设计的。

也就是当二传轮转到前排时(两点攻弱轮),由替补接应二传换下前排二传手,由替补二传手换下后排对角的接应,这样一来,前排就有了第一主攻、第一副攻、接应二传三个进攻点,二传手再由后排插上传球。但是由于受到换人名额所限,这种战术一局一般只能采用一次。

扩展资料:

二点换三点的使用前提:

二传手一般不参与进攻,因为轮转换位的原因,两名主攻手不会一直待在前排,当二传手轮至前排,主攻手轮至后排时,不仅影响我方网前的进攻效率,主攻手还会成为对手追发的对象。

要知道,没有球员是完美的,拿朱婷来说,扣杀、拦网、发球的数据均在前十位,而一传成功率却偏低。对手发球瞄准朱婷,就是意在破坏一传,干扰我方一攻效率。如果对手还擅长防反,就会造成我方卡轮(只有发球轮才会轮转换位),造成连续丢分。因此,如何渡过弱轮,将成为各个队伍比赛关键。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郎平:这场锻炼价值太大 两点换三点要破釜沉舟



回答2:

1、两点和三点的意思就是前排两点攻、三点攻。
排球场上6人的位置,正常情况下,应是两名主攻对位、两名副攻对位、二传和接应对位。前排后排各3人,根据上面说的对位,前排后排都应有一名主攻和副攻(副攻到了后排一般被自由人换下),另外的一个人就是二传或者是接应。
当二传在前排时,前排三人里只有主攻和副攻两名攻手,这时是两点攻。
当二传在后排时,前排则是主攻、副攻和接应三名攻手,这时是三点攻。
2、一般打51配备的球队,也就是五个攻手一个二传的队伍,由于二传不负责进攻,因此二传转到前排的时候,就会有三轮两点攻(前排只有两个进攻队员),有时候为了尽快渡轮,就会把轮转到前排的二传用替补接应换下,而相对应的,后排的接应就会用替补二传换下,这么一换,前排就能继续保持三点攻,等到替补二传又轮到前排的时候再把原来的首发接应换上,相对应的,此时替补的接应也轮转到后排,再把首发的二传换上,这样前排又是三点攻了,由于排球规定换人只能换上换下一次,因此,一次两点换三点最多可以保证连续六轮前排三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