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乐界流行的说法是,《三六》标题来源于古曲《三落》,而《三六》是江南吴语的谐音。《三落》出于此曲一个极具文人化语词特征的标题《梅花三弄》,所以《三六》之称源于《梅花三弄》。此说法的根据是,迄今最早刊载此曲的《琵琶新谱》,就说《梅花三弄》又称《三六》。
但是,《琵琶新谱》其实是这么注明的:此曲名叫《梅花三弄》,又名《三落》;其中第三段小标题叫“三叠落梅”,有人望文生义认为其简称就是《三落》,然后又演绎出《三六》。
甘涛先生在《江南丝竹音乐》中提出过质疑;伍国栋先生在《江南丝竹》一书中已经有力地证实,《三六》的意思来源于民间艺人的口碑说法,真实含义是“三十六板”,即该曲有三十六个板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