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是建国初期毛泽东亲自决策,在苏联政府和专家援助下建立的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尖端科技教育大学,全称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建立坐落在哈尔滨市,简称“哈军工”。它集中了当时全国的最优秀的尖端科技研究教育专家和从美国等西方国家返回祖国的爱国科学家。哈军工是当时有志投身祖国国防建设的热血爱国学生最向往的大学。也是同清华、北大一起成并为全国最高等的大学。毛泽东亲点陈赓为第一任院长。学院建立初始设立了海军工程系、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装甲工程系、工程兵工程系及防化专业。后来又陆续新建立了导弹工程系、原子工程系、电子计算机工程系等。现在的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工程学院等国防科技院校都是源自哈军工。此外哈军工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大学的主要血统。哈军工为中国的国防尖端科技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大量的优秀尖端科技人才,在中国尖端科技史上有着极大地历史意义。哈军工培养的尖端科技人才,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国的尖端科学研究事业的中流砥柱!
哈军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校址在哈尔滨,所以又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首任院长兼政委。哈军工于1952年开始筹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动工,9月1日举行第一期开学典礼。
1955 年初具规模,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 1960 年又增设防化系)。
哈军工先后共建有10个系:空军系(西工大)、炮兵系(南理工)、海军系(哈工程)、装甲兵系(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系(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系(防化兵学院)、原子系(哈工程)、导弹系(哈工程+国防科大)、计算机系(国防科大)、电子系(国防科大)。
哈军工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建校于1953年4月25号。下设五个系和一个予科: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予科(1960年又增设防化系)分别对应现在哈军工六校:国防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哈军工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各个系分散到不同的学校里了。原址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哈军工的亲儿子应该是国防科技大学。原子系到了哈工大,空军系到了西工大,还有到南理工的,等等
哈军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简称。精神主要汇聚在“国防科技大学”房子在现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