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鸡蛋的事情A不喜欢吃鸡蛋,第一次发了鸡蛋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A实话实说,“我不喜欢吃鸡蛋,难得你喜欢吃。”但是后来几次B仍旧会说出道谢声,A就说,“有什么好谢的,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久而久之,A送B接,B不再客气,A也不吭声,似乎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有一天,偶然的原因,A和B没有在一起,A与C相遇,就将鸡蛋给了C,B就有些心里不平静,认为鸡蛋事小,人情事大,认为自己被看轻,觉得不爽,想不起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A却一直记得这个事情,想不起自己的初衷,为此互生厌倦,不欢而散。接下来,由于A将鸡蛋给C后,与B发生不尴不尬的事情,开始与C经常在一起,转向将鸡蛋继续送给C,C开始像B一样有道谢声,两三次后,A反思与B矛盾的发生,想自己不吃的鸡蛋送谁不是送,都是一个人情,别再没落下好,惹一身腥。于是,时不时地送给D,送给E……经常得到感谢之声,却发现C没有收到自己的鸡蛋反而很高兴,经观察和调查发现,原来C也不爱吃鸡蛋,只是当自己给C时,C觉得是向自己示好,也出于同情。B开始有些悻悻,开始有时发的时候直接不领,有看见的人说,“不领白不领,领了送人也落个人情,因为吃鸡蛋的人也知道是你送的。”于是领了送给提示自己的人,提示自己的人轻描淡写地说出一声“谢谢!”口气中似乎透着自以为是的聪明。B感到有一股嘲弄,想一个鸡蛋难道就会成为这么大的事情,左右自己的心情。强忍着开始吃领到的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鸡蛋,旁边似乎又出现窃窃私语声,“不想吃就不吃,何必做些痛苦的事情。真自私,一个鸡蛋送人,不也落个人情。”B思来想去,一个鸡蛋,何必为难自己,自己不喜欢吃就不吃,想领就领,想送就送,送了也不表白,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乎人情不认清,别人领情不领情,鸡蛋处理了就中,只要你情我愿,随意就行。
单位午饭发鸡蛋,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她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她好了,你便觉得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她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我们不能做千篇一律的小草,而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去证明自己。虽然是一个极其微小的鸡蛋,但它有着与其他鸡蛋不一样的心态。对与其他鸡蛋来说享受是最重要的,但它却认为要在自己的努力下掌握自己的命运,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对名利的过分追逐会使人丧失做人的应有准则;
或 命运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