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是在莫里斯·德·萨莱(BishopMauricedeSully)任主教时的1163年开始奠基兴建,1250年间基本建成,直到1345年才全部完工。像欧洲的所有著名建筑一样,如此长的建筑时间,意味着这是在建造一座永恒的建筑,而从艺术上说,就像雨果所说的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诗”。它的平面呈十字形,宽47米,深约125米,可以容纳万人参加礼拜仪式。中心形成一个穹隆,其上的尖塔高达90米,直刺云霄。著名的西立面下部是三个深凹的大门,中间一个是“最后的审判”的主门,左右两边是“圣母”和“圣安娜”的次门。这三个门带有连续环绕的拱券,每个拱券上都刻有圣母、圣婴、圣徒像。三个门的上方也有一排刻有法国历代29位国王的雕像带。雕像带上面有一个直径13米的“玫瑰花窗”。再上面是一连串连续的尖圆拱券,将两个高60米的方塔楼连为一个正整体。有人描绘道,当阳光照射进来,或是当夜间燃起烛光,彩色玻璃反射出奇异的光影,高大的穹隆,矢形的尖圆拱,以及教堂中混合着洪亮的管风琴、唱诗班歌声、牧师的布道声,这一切烘托出一种腾空而起的动感,一种向天堂接近的神秘幻觉,有力地体现了超脱尘俗的宗教情感。这是一种神秘的陶醉,近似柏拉图所说“最高神仙福分”。也就是说,教徒们在这样的教堂中做礼拜,会产生一种神秘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