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资源潜力及重要勘查类型

2025-04-25 08:03:2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西昆仑金属成矿省已经发现的小型铜矿床和铜矿化星罗棋布,但探明的铜资源量十分有限。这些铜矿床至少可以划分出六种类型,有些铜矿床类型显示出巨大的成矿潜力。

元古宙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之一,其主要分布在木吉-布伦口成矿亚带,已经发现20 多处铁-铜-金矿床和矿化点,重要的矿床有卡拉玛、西山头、东大沟、砂子沟、卡拉库里铜矿床,哈拉墩和皮拉里铁铜矿床等,其中卡拉玛、砂子沟铜矿床已经开采。该类型矿床主要产在元古宇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浅变质岩系,容矿主岩为一套由菱铁矿-铁白云石-石英组成的碳酸盐岩,含矿层有少量火山岩产出。矿床呈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整合接触,具有明显的层控性。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其他硫化物很少,因此铜矿化出现地段往往铜品位很高,一般超过2%。由于容矿岩石主要为碳酸盐矿物,受后期构造及变质作用对矿体叠加改造作用的影响,组成矿石的碳酸盐和硫化物矿物发生了明显的变质重结晶,某些黄铜矿在含矿层内产生局部迁移,经常沿着裂隙及其周围分布,但这种现象仅仅限于含矿层之内。目前,除了卡拉玛铜矿床经勘查确认为小型铜矿规模以外,对其他矿床、乃至整个成矿带的认识和勘查程度还很低。然而,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类型铜矿床具有分布面积广,产出层位稳定,矿石品位高,成矿潜力巨大,找矿远景广阔等特点。

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昆仑金属成矿省内另一种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其又被分成昆仑式块状硫化物含铜黄铁矿矿床和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前者主要分布在昆盖山北坡,已经在阿克塔什-萨落依成矿带发现阿克塔什、卡拉卡依、萨西萨苏、萨落依和古鲁滚涅克等铜矿床和矿化点,其中萨落依和阿克塔什铜矿床为小型规模铜矿床。该类型铜矿床形成于弧后裂谷构造环境,矿床产在石炭纪双峰态火山岩系之内,沿着下、上石炭统两个火山地层单元产出,分别以基性和酸性端员火山岩为容矿主岩。后者主要分布在桑株塔格-柳什塔格成矿亚带和上其汗成矿带,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宙陆缘裂陷盆地和古生代陆缘岛弧构造环境,沿着元古宙和早古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系两个层位产出。该类型矿床分布广泛,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显示出成矿潜力很大。

层控砂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特格里曼苏一带,矿床产在下石炭统库山河群浅海-滨海沉积建造厚层砂岩层中。铜矿床主要分布在含矿砂岩层中浅色与红色砂岩过渡部位,但矿体出现在浅色砂岩一侧。在长约5 km,宽约1 km的成矿带范围内,已经发现4 个含矿层、3个矿段。从矿床形成环境,产出层位,矿化特征,矿床类型等方面来看,其与哈萨克斯坦著名的杰A卡A甘石炭纪形成的砂岩型铜矿床可类比。后者已经探明的铜储量达375万 t,平均品位 1.6%,其中富矿石铜品位达 2%~3.5%,伴生的 Pb、Zn、Re、Co、Au、Ag等可综合回收利用,矿床经济潜力巨大。从这一角度来看,对特格里曼苏砂岩型铜矿床的进一步评价工作应该引起重视。此外,在铁克里可隆起中的泥盆纪局部坳陷内,也发现了砂砾岩型铜矿点数处。

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和斑岩型铜矿床也是西昆仑金属成矿省产出的重要铜矿床类型。本区斑岩型、热液脉型及矽卡岩型等岩浆热液铜-多金属矿(化)点分布广泛,但多数矿床、矿化点主要分布在中昆仑岩浆弧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亚带,矿床的形成和产出主要与中昆仑隆起中酸性侵入岩有关,如在布仑木萨铜矿成矿亚带中,现已发现岩浆热液型或斑岩型铜(钼)、含铜黄铁矿等矿化点23处;在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也可以形成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例如库地含铜磁铁矿矿床、汗也依拉克矿床含铜磁铁矿矿床等。但迄今为止,该类型的铜矿床主要为矿化点,尚没有发现达到工业规模的铜矿床。从西昆仑地质构造环境,岩浆活动的特点,以及已知的矿化信息来看,该类型铜矿床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特别是沿着中昆仑隆起岩浆弧带和喀喇昆仑成矿带是寻找该类型铜矿床的重要远景地带。

总而言之,根据目前取得的地质资料和对矿床的认识程度,我们认为西昆仑金属成矿省铜矿资源成矿潜力巨大。在已知的铜矿床类型中,最具成矿潜力的铜矿床类型为元古宙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床;其次为石炭纪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含铜黄铁矿矿床;再次为下石炭世层控砂岩型铜矿床。这些铜矿床类型都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力。当然,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岩浆热液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以及矽卡岩型铜矿床等也是进一步勘查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重视的矿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