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刺蛾有什么样的特征?如何为害?怎样防治?

2025-04-06 01:52:0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枣刺蛾又名枣奕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枣刺蛾分布广泛,各地枣区均有发生,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自治区发生较重。
枣刺蛾以幼虫取食枣、柿、核桃、苹果、梨、杏等果树的叶片,低龄幼虫取食叶肉,稍大后即可取食全叶。
(1)形态特征①成虫 翅展24~32毫米,褐色,头小,腹部背面各节有似人字形红褐色鳞毛。前翅基部褐色,中部黄褐色,近外缘处有2块近似菱形的斑纹连在一起,前块褐色,后块红褐色。横脉上有1个黑点。后翅灰褐色(图7-1)。
②卵 长1.2~2.2毫米,椭圆形,扁平。
③幼虫 初孵幼虫体长0.9~1.3毫米,筒状,浅黄色,背部色稍深。头部及第一、二节各有1对较大的刺突,腹末有2对刺突。老熟幼虫体长约21毫米,头褐色,很小,缩于胸前。胸腹部淡黄绿色,胸部有3对、体中部有1对、腹末有2对红色的长枝刺。各体节两侧各有1红色短刺毛丛(图7-2)。

图71.成虫 2.幼虫④蛹 长12~13毫米,椭圆形,初为黄色,后渐变为浅褐色,羽化前为褐色。
⑤茧 长13~14.5毫米,椭圆形,土灰褐色。
(2)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在河南、河北两省,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表土层7~9厘米的深处结茧越冬。翌年6月上旬越冬幼虫化蛹。蛹期17~31天,平均21.9天。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有趋光性,寿命1~4天。白天静伏于叶背,晚间活动、交尾,交尾后翌日即可产卵,卵聚集成块状,多产于叶背面。卵期为7天,初孵化幼虫短时间内聚集取食,然后分散在叶片背面为害,初期取食叶肉,稍大后取食全叶。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严重为害期。8月下旬开始,老熟幼虫逐渐下树,入土结茧越冬。
(3)防治方法 参见黄刺蛾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