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之所以愿意成为付费或预付费的“会员”,看中的是可观的优惠及独特的服务,并对未来有良好的预期。“‘会员制’在给予消费者一定优惠的同时,也会给商家带来一些有效益的流量。过去,商场会按照消费额度划分金卡、银卡等各种类型的会员卡,但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者享受的权利可能是在降级。
一些令消费者无感甚至引起消费者反感的‘会员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会员制’的边际效益已经变得很低了。因此,商家要想提升整体流量,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自我修正。”万喆说,如今消费者更注重消费的个性化、异质化,包括商品和服务的独特性、稀缺性、个性表达等。因此,“会员制”经济发展一方面要符合消费者“精打细算”的诉求,另一方面则应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进行更加细致地划分。
如今,不少人的手机APP(应用程序)里,收藏着若干张电子会员卡。一些人的钱包里,还存放着实体会员卡。“会员制”早已融入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生活。
据了解,作为一种变现和提升、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常用手段,“会员制”常常以积分、折扣、换购等各种手段来打动消费者,让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长期业务联系。
相比之下,一些服务类商家推出的“会员制”则更偏向于让消费者办理储值卡,以提前锁定会员客户的消费需求。比如,某一线城市的理发店就给出了这样的“会员政策”:一次性充值5000元,就可以获得一张6.8折的会员卡;一次性充值3000元,则可获得8折优惠卡。此外,店家还会赠送价值不同的护发产品。再如,健身类的商家则会以办卡时间的长短来划分会员卡的价格,会员消费时间越长,享受到的单价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