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拉《大碗岛星期天》,这幅画如果眯缝起眼来看,点就很明显,为此,只要把眼睛眯缝起来,你就会发现画面色影的颤动,画面物像的轮回,画面许多的物像,活了起来,动了起来。此时,你再转换角度去看,更会发现许多作品,因了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意象。比如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你在眯缝眼睛后,那丰富的点的变化,便会在眼中凸显出来。莫奈《日出印象》中,太阳与景物隔离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映亮在画面的中心。
在印象派绘画的发展进程中,印象派画家们以真实、科学地描绘光和空气关系,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可以说,他们的画作扩展了人们审美的新领域,开辟了绘画的新天地。印象派绘画作品中,构图随意剪裁,用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看似漫不经心,但非常自然、生动;印象派绘画中的光和色是这个流派画家绘画语言的基本要素,他们非常注重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那种瞬息即逝的色彩,造型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果断,有一种一气呵成的特点,始终感觉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
关于印象派绘画,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在观察自然和写生中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一种色彩体系,作品强调光影和色彩的表现和空气透视,印象派画家看到的不是景和物,而是不同形状,不同冷暖的色彩。相同的色彩,会因环境不同而产生变化,不同的色彩,经过空气透视作用,也会形成统一的色调。有人说康斯太勃是印象派的启蒙者,透纳则是印象派开山之人,代表画家,塞尚,马奈,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等,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是梵高,高更,劳特雷克。
印像派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在不同的时间环境气候等条件下,由于不同的光的支配而产生不同的色彩。印像派发现了过去未被人们注意的色彩现象,将科学的色彩理论用于绘画,主张走出室内,到户外采风写生,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画家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色彩上的变化。从而推动了西方绘画继古典写实主义以后最大的一次变革。
传统艺术都十分重视作品的内容情节,古典派喜欢宗教和历史题材,浪漫主义画派常常取材于文学故事和异国风情,现实主义力图描绘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相关的事件,描绘普通的劳动者,印象派则主要追求光色变化的色彩效果,即追求色彩这一艺术形式,对作品描绘的主题、情节并无多大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