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的生育政策开放二胎以来,生育率没有持续走高,反而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也就是说,放开了二胎政策,年轻人反而更不想生孩子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生育的欲望越来越低?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想这样一个问题,生孩子究竟有什么好处。
无非就是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没有孩子人生是不完整的等等……我相信说出这些理由的人群年龄肯定偏高。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社会越来越向前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一代,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都很高,思考问题的方式早已不再遵循以前的老旧传统,所以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生儿育女并不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人生有无数的选择,无数的可能。
对于女性而言,生孩子要经历的是十月怀胎,自古以来,怀孕生产都是女性在鬼门关走一遭,其实是高风险的一件事情。并且在孕期还要经历痛苦的孕期妊娠反应,有产科医生曾列出多达三十几件可能会遭遇的孕期反应,如,孕期高血压、糖尿病、荨麻疹、坐骨神经痛,等等。
而在怀孕甚至生产后的一年时间内,夫妻之间都没有和谐的性生活,因为怀孕导致身材走形,五脏六腑的位置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体的不适,产后出现的妊娠纹,都能令女性感到焦虑。
刚完成分娩的女性自己都需要得到一个恢复的过程,然而还要不辞辛劳的哺乳自己的宝宝,如果此时自己的老公不能及时帮忙,与公婆产生矛盾,很容易诱发女性的产后抑郁。
在事业上,女性角色在社会上本身就比男性弱势一些,如果你选择怀孕生子,就要选择休产假,也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放弃自己的事业,家庭与事业无法兼顾。
而男性其实在工作与家庭中一样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国家庭里,男性角色往往承担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如果再加一个孩子,又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除此之外,残酷的生存规则。拿过年举个例子,我们总觉得现在年味变了,变得没有小时候有年味了。其实并不是年变了,而是你变了。现在的小孩子依然能够在过年时得到新衣服,糖果,红包等等,但是做为已经长大成年的我们,变成了给小孩子置办年货,让小孩子开心的角色。
在这个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懂得想要在社会上生存是残酷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没有能力没有机遇没有强大的关系网,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只有小孩子是最快乐单纯最无忧的。
所以,我们不想生孩子将来让他接受这个不美丽的世界,残酷的世界。我们已经过得很累了,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也经受这一切。
重要提示:影响年轻人生育观的应该还有社会的教育养老体系,是否能够给予孩子最完善的教育,是否能够让每个人安享晚年,减少孩子的压力等等。
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二胎放开也不愿意生了,原因是这些
养孩子成本太高。普通家庭养不起太多孩子,一个就够了,所以不愿意生。
因为现在的人经济压力都比较大,两个大人要照顾四个老人和小孩,如果再加上一个小孩那经济压力同时会增加,而且现在的小孩教育问题大家都很重视,都会觉得一个孩子好好培养成才。
很现实也很正常,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二胎政策开放以来,选择生二胎的夫妻更多的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而那些小年轻反而不愿意生二胎,这本身就反应了国家政策的现实问题,没有经济实力、没有时间去生养二胎才是年轻人拒绝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