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描述 像是鳃内的寄生虫 有些寄生虫只对鱼苗有危害
由于我们经常将细菌性烂鳃和寄生虫性烂鳃混淆在一起,不能准确地识别,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如何正确区分非常必要。
1、相似点:两者外观症状基本相似,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
2、不同点:发病晚期两者易区别,前者有“开天窗”,后者无。如果无“开天窗”或处于发病早期,则要借助显微镜加以鉴别。镜检若寄生虫数量少且不占优势,则基本可确诊为细菌性烂鳃病;反之,则为寄生虫性烂鳃病。鳃上常见的寄生虫有:车轮虫、斜管虫、隐鞭虫、小瓜虫、孢子虫、指环虫、三代虫、中华鳋等。不同的寄生虫对鱼类鳃部的损伤和危害不一样,因此患病鱼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如鳃部有中华鳋寄生的病鱼.鳃丝末端膨大成棒槌状,通常会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群众称之“翘尾巴病”;而车轮虫大量寄生引起的鳃病,一般鳃部黏液比较多,鱼体体色暗淡,病鱼食欲不振,严重时可引起鱼类狂游,表现出类似“跑马病”的症状。
3、治疗:寄生虫引起的鳃病,首先必须进行准确诊断,确定是病原为何种寄生虫,然后选择适合的药物内服或泼洒治疗。如车轮虫和斜管虫等纤毛虫寄生可选用苯虫菌消全池泼洒,指环虫和三代虫感染则要选用阿苯达唑粉(驱蠕净)内服或戊二醛溶液(指静)全池泼洒。寄生虫性鳃病均可引起鳃组织发生炎症反应,黏液分泌亢进,嗜酸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但又因病原体的种类不同,危害鱼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病理变化又有很大差别,如果诊断不准确或选药不对症就可能贻误治疗机会,造成死鱼事件发生。同时应注意在驱虫或杀虫后需对水体进行消毒防止受伤部位被微生物感染。
你好!
孔雀鱼容易暴毙的,你检查水质,水温是否一直是正常的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孔雀鱼容易暴毙的,你检查水质,水温是否一直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