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动作是通过蹬腿、送髋、转体、挺胸、低头、推臂、拨球连贯动作将球推出。
最初采用原地推铅球技术,后逐渐发展到侧向推、上步侧向推。20世纪50年代,美国运动员奥布赖恩发明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该技术被称为“铅球史上的一场革命”。
70年代,苏联运动员巴雷什尼科夫发明旋转推铅球技术,由于旋转后难以控制身体平衡,至今只有极少数运动员使用。
扩展资料:
在男子比赛中,铅球直径必须在110-130毫米之间,女子则在95-110毫米之间。
铅球比赛中运动都是在投掷圈中站立开始投掷。投掷圈外围是铁镶的边,有6毫米厚,顶端涂白。在投掷时,运动员不能接触铁边的顶端或者投掷圈以外的地面。
铅球的投掷圈直径2.135米。铅球投掷圈的正前方放着一个木质的挡板1.21-1.23米长,它是用来防止运动员滑出圈外的。运动员可以碰挡板的内侧,但不能碰挡板的顶部。
在比赛中,着陆区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记的物质构成的平坦区域。每一个扇区由5厘米宽的白线分开。在铅球比赛中,着陆区的扇面角度在2003年由以前的40度改为了34.92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侧向滑步推铅球
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主要环节。最后用力的任务是尽量运用滑步所获得的预先速度和形成超越器械的有利姿势、充分发挥人体各部分的力量集中作用于铅球上,以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和适宜的出手角度将球推出去取最佳的效果,最后用力阶段指滑步结束形成左侧支撑到铅球离手这一阶段。最后用力首先以髋部肌肉群发力右腿蹬地使右髋向上移,左肩、左臂及时制作动作做好左侧支撑,随后抬头挺胸,右臂向前上方做推球动作。将铅球以38。--40。的方向迅速将球推出去。
侧向滑步是推铅球方法之一。右手持球,身体左侧对着投掷方向,以左大腿向投掷方向摆出,同时右腿蹬离地面,右脚沿地面滑至投掷圈的中心部位,左脚迅即着地,形成最后用力的开始姿势。接着,右脚快速蹬转,使右髓向投掷方向转动,并侧向抬起上体。当上体左侧移至与地面垂直瞬间,两腿迅速蹬伸,左臂在体侧制动,同时挺右胸、送右肩,最后以右臂迅速将球推出。球离手后,即降低身体重心并交换两腿,维持身体平衡。多为初学者所采用。
充分体会侧向推铅球最后用力,铅球的发力顺序是蹬腿、转髋、挺胸、推手、拨腕的用力顺序。
最后一步是 缓冲与维持身体平衡 不要把力量过多的浪费在维持身体平衡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