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是非功过是: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逝于北京。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
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
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李鸿章,是晚晴名臣,因为家族排名老二,所以民间多称其为“李二先生”。对于李鸿章的评价说法不一,我从多个维度来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①从大清朝廷的角度来看,对李鸿章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李鸿章死后被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前两点其实对李鸿章的肯定,后面的“谥号”则是对李鸿章一生的评价,而且这个评价比较高。“文忠”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真正起作用的是“忠”字,因为“文”只是代表其进士出身,“忠”则是仅次于“正”、“贞”、“成”三字,排名第四的谥号。换句话说,大清政府对李鸿章的评价比较高,但并没有到极限的“文正”。
②敌对势力对李鸿章的评价,其实也比较高,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再如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美国人评价对其评价也比较高,认为李鸿章在文、武、政、外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李鸿章在“外”名声挺好,一方面是因为他圆滑,不直接对抗外国;另一方面李鸿章相对其他大臣来讲,更善于同外国打交道。
③我个人作为一名普通中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⑴李鸿章在很多方面做得太过分了,如贪腐成性,不仅国人皆知,外国人更了解;⑵李鸿章极为软弱,为了避战竟然愿意放弃整个新疆;⑶李鸿章过于重视门派出身,人才储备大受影响,早期不重视现代教育,使得“洋务运动”并未改变中国;⑷战略眼光极差,晚期可以说昏庸无能,而且还恋权,不积极交班,结果导致中日战争失利。
李鸿章算的上是中国近代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从历史课本上读到他的大致是这些。
功:1.兴办洋务运动,这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了不起的推动,很多企业,设施都是首创(虽然多是借鉴西方,但是相对那些整天只知道喝喝茶,拍拍马屁,搞点政治斗争的老顽固要有远见的多。这里提一下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股份制形式的企业了。1909年,轮船招商局更名为招商局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开放以后,于1978年开发蛇口工业区,并于1986年收购香港友联银行,成为中国首家拥有银行的非金融企业。次年又创办中国首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1988年创办中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同时,招商局也是中国首家在境外发行债券的非金融公司、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
2.建立海防,北洋海军,虽然中看不中用。
3.发展教育,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老人家早就发现光在那里背诗写小楷是不当饭吃的,想要国家强大就得有人才。
4.为海外华工争取权利
当年十万在秘鲁华工在外边出苦力,啃树皮,日子不好过。是李鸿章为他们争取到权利,当时的秘鲁使者很是惊讶,惊讶一个备受侵略的国家,他的臣子能表现的如此强硬。
过:
1.甲午海战避战保船导致中日战争失败。(但是真是这样吗?)
2.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上签字。(但是你能赖他吗?人家都已经挨了小日本的枪子了,他不过是个替罪羊,最该口诛笔伐的应该是慈大妈,那真是个祸国殃民的老太太。
3.中日朝鲜问题上的妥协和签订中俄密约。这个才真算的上他一生的败笔,在外交上只知道用古老战国策里联纵交横的把戏而辨不清世界形势。七十多岁的时候还犯糊涂签了中俄密约,结果铸成大错。是书上有的说他是收了俄国佬的卢布,要真的是这样的话,那真是晚节不保,让人扼腕了。
总之,他是个很受争议的人,想要给他盖棺定论真的很不容易。你对他了解的越多,当然认识也就越深刻了,可能每一次了解都会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