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以极具抒情性的笔调表达了对王勃的千古追思。文章写“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作者借滕王阁上凭吊王勃,描写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作诗赋的那昂扬奋发精神,并高度肯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作者在情感的热流里融入了理性的沉思,没有简单的将王勃的悲剧归咎于当时统治者的腐朽。见解独到,富有警世作用。文中“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这句话,说明赣江也正是由于王勃的生花妙笔而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蕴。“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这句话,表明作者对王勃命运的深深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