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女儿国,但不是《西游记》中反映的那样。
女儿国,史称“东女国”,是公元六、七世纪出现的部落群体及地方政权,是川西及整个藏族历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国。主要活动范围在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丹巴县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等地区。东女国王城遗址位于今甘孜州丹巴县。东女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女性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会制度。绝非文学作品中那样的女人靠喝子母河的水来生育繁衍。由于其地理位置偏僻闭塞,社会生产的严重落后,其部落民族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得以延续下来。
东女国时期,昌都地区及四川西北藏区已有较发达的文明。当时东女国人口4万余户,胜兵1万余人,散布于山谷之间的八十余座聚邑之中,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一般民众所住的为上下六层,而女王所居则有九层,这表明了东女国高超的建筑水平。东女国还使用文字处理,文字同于天竺;盛行历法,以十一月为正,即以十一月为一年之始。
扩展资料:
《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在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为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女国
《旧唐书》有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及白狼夷。
旧唐书记载的东女国可以说就是历史中的女儿国了,东女国建筑大多以碉楼为主,女王住的是九层碉楼,寻常百姓住的以四五层为标准。东女国最大的特点点就是重妇女,轻男子,国家的主要政治权利都控制在女性的手里,而男子的主要任务便是在外服兵役,保家卫国。这种政治体系有点类似原始社会里的母系社会。现今四川甘孜州的丹巴县碉堡可以形象的诠释那时的建筑风格。说起碉堡风格建筑物,我也有幸去过福建的少数民族看过。
扩展资料: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yī)”,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川藏交汇地带历史上存在过“女儿国”.
据《大唐西域记》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无男子,多珍货,附属拂懊,拂懊王岁遭丈夫配焉,其俗产男例皆不举。”应该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原型。西女国,位于青藏高原,约存于中国南北朝至唐代。
玄奘法师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还记录一个“大雪山中”的“东女国”(也叫“苏伐剌拿瞿呾罗国”),玄奘称此国“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并且提到东女国“东接吐蕃国”。
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记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
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俗重妇人而轻丈夫。”也就是说,东女国东与今茂汶一带交界,东南与今雅安一带交界,在隋唐以前,西部已存在一个女人统治的国家,风俗女重男轻,官宦多为女人。
若按照《旧唐书》的记载,东女国南北长22天的行程,东西长9天的行程,如果按照过去一天骑马40公里或者步行20公里,那么东女国应该南北覆盖400公里到800公里,东西覆盖180公里到360公里。
《西域图记》《隋书》《大唐西域记》《北史》《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通典》《旧唐书》《新唐书》《太平寰宇记》《资治通鉴》都有多处有收录"女国"的文字记载。
扩展资料:
《大唐西域记》,地理史籍,又称《西域记》,12卷。玄奘述,辩机撰文。
本书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贞观二十年(646年)成书。
书中综叙了贞观元年(一说贞观3年)至贞观十九年玄奘西行之见闻。记述了玄奘所亲历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
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
晚近以来,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鹿野苑古刹、阿旃陀石窟,得以展露和再现其光辉,《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在这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有法文、英文、日文等译本。清丁谦著有《大唐西域记考证》。
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由章巽校点的《大唐西域记》,并附新编总目录。
1981年,中华书局影印向达辑《大唐西域记古本3种》(敦煌本、福州藏本和金藏本)。
1985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由季羡林等校注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唐西域记
历史中真的存在女儿国。
女儿国,史称“东女国”,是大唐玄奘法师所著地理史籍《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国家,此国家位于唐朝的西边,公元六、七世纪出现的部落群体及地方政权,它是藏族历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国。它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残留。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的地位比较高,男性的地位比较低,女性是社会的主宰。同时,它也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西梁女国”的原型国家。
《隋书》记载
在隋唐的史书中,也有关于东女国的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 武德中,女王汤滂氏始遣使贡方物,高祖厚资而遣之。”
《大唐西域记》记载
唐朝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曾对女儿国作过这样的描述:“拂惊国(即东罗马帝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宝货,附拂逢国,故拂凛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
“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土宜宿麦,多畜羊马。气候寒烈,人性躁暴。东接吐蕃国,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
扩展资料:
古代文献记载的“女儿国”分为三类,一是由女性掌国政的男权国家;二是由女姓执政的母权国家;这些部落、国家的存在属于可信的历史事实;第三种是纯女无夫型国家。比如在《三国志》中记载,“(沃沮)耆老言,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
所谓的沃沮在今天的朝鲜境内,因此“沃沮耆老”口中的女儿国应该在日本一带。另外《梁书》也有记载,“扶桑东千余里有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发长委地。至二三月,竟入水则妊娠,六七月产子”。另外在历史上,这个“海东女国”经常向中原王朝进贡,比如在隋朝、元朝的时候,均有史书记载。
参考资料:女儿国 (地理史籍《大唐西域记》中国家)-百度百科
川藏交汇地带历史上存在过“女儿国”
据《大唐西域记》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无男子,多珍货,附属拂懊,拂懊王岁遭丈夫配焉,其俗产男例皆不举。”应该是《西游记》中女儿国的原型。西女国,位于青藏高原,约存于中国南北朝至唐代。
玄奘法师在他的《大唐西域记》中还记录一个“大雪山中”的“东女国”(也叫“苏伐剌拿瞿呾罗国”),玄奘称此国“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并且提到东女国“东接吐蕃国”。
据《旧唐书》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蛮西南蛮传》记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
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
有大小八十余城。俗重妇人而轻丈夫。”也就是说,东女国东与今茂汶一带交界,东南与今雅安一带交界,在隋唐以前,西部已存在一个女人统治的国家,风俗女重男轻,官宦多为女人。
若按照《旧唐书》的记载,东女国南北长22天的行程,东西长9天的行程,如果按照过去一天骑马40公里或者步行20公里,那么东女国应该南北覆盖400公里到800公里,东西覆盖180公里到360公里。